“自然不會!”狄仁傑開懷大笑道。
方謙猶豫了一會兒,問道:“狄公何以如此肯定幕後真兇是誰?”
狄仁傑一捋鬍鬚,嘿嘿的笑了兩聲,然後吐出兩個字道:“直覺!”
方謙:“……”
這杆大旗一祭起,方謙只能拱手投降了,這特麼的是錢導給狄胖胖開的最大的掛!
……
方謙見狄仁傑臉上一直掛著笑容,不由的奇道:“狄公,我看您心情頗為愉悅,這是為何?”
狄仁傑笑道:“得到了他的訊息,並且找到了使團案的真兇,難道不值得開心嗎?”
“這倒也是!”方謙點頭說道:“未知狄公何時前往軍營?”
狄仁傑笑了笑說道:“咱們現在就去,不過不去軍營,先去五城兵馬司衙門!”
方謙聞言立即說道:“我這就下去準備!”
狄仁傑點了點頭,在方謙即將走出門的時候,狄仁傑幽幽的嘆道:“方大人,我還是喜歡你叫我恩師啊!”
“學生明白!”方謙轉身拱手說道。
方謙走後,狄仁傑輕聲一笑,方謙也好,吳益之也罷,還是有些稚嫩,根本就成不得大事。
如果真如方謙所說崇慶七鷹能夠在陛下以及袁天罡的眼皮底下救走李守義,那自然不缺心思手段,怎麼連吳益之這種人都看不住?
還有方謙為了證明自己的身份,編故事也不編好一點,竟然會杜撰什麼章懷太子身邊的崇慶七鷹?
章懷太子雖然性情敦厚,溫文爾雅,但他最忌諱的一個字就是“崇”,因為這個“崇”字不知道東宮之中有多少人受罰,在這種情況下章懷太子身邊怎麼會出現崇慶七鷹這種稱呼?
要知道當年李賢為太子期間,與武則天的關係頗為緊張。
當時有一個術士叫做明崇儼深得高宗和武則天的信賴,他曾經對武則天說“太子不堪承繼,英王武則天第三子李顯)貌類太宗”,又言“相王武則天幼子李旦)相最貴”。
李賢聽聞後深感厭惡明崇儼。
而且皇宮中有流言說“李賢不是武后親生,而是武后的姐姐韓國夫人與高宗的兒子”。
李賢頓生疑慮,感到恐懼。
武則天送《少陽政範》和《孝子傳》給李賢,以責備他不懂得為人子、為太子,還曾親手書信斥責,但越是這樣李賢越發感到不安。
儀鳳四年,明崇儼被強盜殺害,卻又遲遲抓不到兇手。
明崇儼被刺後,唐高宗和武則天都很震驚,立即讓大理寺派專人調查此事,但大臣們卻希望刺殺案不了了之。
因為,在他們的眼裡明崇儼只不過是個江湖術士,死不足惜。
調查之後,關於明崇儼的死因,當時有如下幾種傳說:
第一種說法是明崇儼為鬼神所殺,有大臣半開玩笑地說,明崇儼不是說他精通異術,最善驅使鬼神為他辦事嗎?也許把鬼神逼急了,為鬼神所殺!
第二種為流竄的強盜意外所殺,不知道明崇儼的身份,所以直接下手殺了。
第三種為被太子遣人所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