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一個產品要有如下條件……”一開始趙炳嘴裡唸叨著什麼,可是當他看到那一段有關宣傳的文字。
但見趙炳兩眼圓瞪,直視陳漢數秒,隨即將記事本翻至第1頁。
這一次他不再念了,表情專注的翻著默。
他的一臉地由震驚逐漸發展為雙眉緊蹙的深思。
見了精彩絕倫的作品,趙炳的臉上就會溢位激動的情緒。
過了一會兒,趙炳如獲珍寶,拿起記事本目光灼灼的看著陳漢。
“買的賣的我都同意,就是按照你們剛說的價錢買的。”
“幾時才能得到產品呢?”
他這一刻心裡充滿了急不可待,巴不得馬上就能得到商品,又急忙證實了陳漢這一高超的計劃。
走南闖北這麼多年,他遇到了很多大學生。
即使去了港城也登門拜訪,是學金融的大學教授。
不過,那些人士言辭意見,與該計劃內容相比,是如此雲泥之別。
不具有可比性!
是不是言過其實了?
根本不是。
你看他滿臉的興奮,陳漢施把茶杯放了下來:“明晚前!”
“嗯...”趙炳抑制住自己的情緒,莊重地將記事本裝進西裝的內袋裡,又端著紫砂壺為陳漢的杯子續茶水。
“走吧!阿弟喝茶去吧!”
儘管尚未摸到陳漢身世的來龍去脈,但人們對於陳漢的瞭解僅止於淺表。
但怎麼辦呢?
陳漢所表現出的才華不僅使趙炳深受感動。
亦使其打消了深究陳漢身世的念頭。
判斷一個人和另一個人交不交遊的先決條件是這個人的身價。
如此說來,可能是勢利的。
但是人性本來就是這樣的。
不然誰能和一個初次見面就配合呢?
一切合作都是基於利益。
如果你無法向別人輸送效益,不要說那些剛剛結識的朋友,即使那些結交多年的朋友也未必能和你一起共事。
在利益充足的情況下,雙方的事業就註定沒有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