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一下,團藏部長,這個織田城真的要送給我渦之國?”
“那是當然啦渦影大人,又豈止是織田城?接下來每一座我們攻佔的城池,都給渦之國。”渦之國大名身兼三職,既是自封的大名,又是渦影,同時是漩渦一族族長,不過以大名身份論,需要稱他陛下,瓜平不想,而稱他族長又顯得把他看輕了,所以稱他渦影,既給他尊重,自己也舒服。
“這也太...實在是難以置信啊。”
“嘿,我們木葉和渦之國就是一家啊,分什麼我的你的,都是我們的。”瓜平這麼說著,一邊打量著渦影的表情。
畢竟加入火之國是漩渦正彥說的,渦影不見得自己完全願意,還需要試他一試,而瓜平那麼說,話裡話外的意思就是渦之國漩渦一族早晚是木葉的,所以他才不講究。
渦影沒有任何不自然,聽了這話,臉上只有高興。
好事情,既然渦影有如此神情,只有兩種可能。要麼渦影是個二愣子,沒有聽出來瓜平的畫外音,要麼就是渦影自己也很贊成加入木葉。
瓜平繼續道:“之前一直聽說渦之國生活困苦,直到我自己去過了,才知道困苦到什麼程度。雖然一直以來我們都會提供補助,但杯水車薪啊,也無法根本上解決問題,所以這些城和耕地交給你們,你們能過得好一些,我心裡也高興。”
是真的高興,不是什麼場面話。
忍者都是大胃王,不是因為大胃王所以成為忍者,而是忍者必須也必然吃得多,成為忍者就必然成為大胃王。
因為查克拉是身體能量,消耗後的補充只有靠吃,越是強的忍者修行或大戰一場後越是能吃。因為容量大了,消耗後需要補充的也就越多。
那麼一個忍者吃不飽,會是一個什麼情況?
第一個是無法很好的成長,無法達到自己的上限,力量、速度、查克拉量等等方面都會受到限制,乃至於因為擔心查克拉消耗,平時也不能放開了練習,實戰經驗也會少。
最直觀的例子就是原著中的邁特戴和邁特凱。
父子兩個,父親個頭矮小,玩命開死門只是把忍刀七人眾踢死四個,而兒子一米八幾的大個子,開了死門能和仙人化的宇智波斑對決,甚至差點踢出大結局。是戴的天賦不如凱嗎?
不是的。
戴能自己原創出八門遁甲,那就是開派宗師一般的人物,他兒子凱能改良的基礎是有戴自創的八門遁甲,戴的天賦不容忽視!
原著的他只是長身體的時候捱餓,沒長得好,下忍能賺的錢根本不夠他吃不夠他訓練。而凱靠著戴死後的撫卹金和自己賺的委託金,吃不是問題,因此成長得更好。
所以同理,渦之國幾乎個個都吃不好,天天吃鹹魚卻吃不上穀物,這是不行的。
而吃不好的第二個弊端,就是不利於戰爭的勝利。
戰爭時查克拉耗盡卻僥倖沒死的,事後好好休息好好吃喝,明天就又是一條好漢,但吃不飽呢?明天就等死吧。
這個也是有例子的,就是佩恩攻城戰中的卡卡西之死。
當時卡卡西幾發雷切耗完了查克拉,身體也被斷垣頹壁壓住,最終榨乾自己的身體放了一發神威救了人,然後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