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事情自然是和三丫四丫這些沒多大用處的丫頭片子沒多大的關係。
雖是這樣,四丫和三丫也是閒不下來的。
這日還不是相看的日子,所以趙氏和大丫自然是幫著四丫做涼皮的。
這日四丫重新的做了些人員的安排。
趙氏和大丫在家做皮兒,三丫在家做配料,四丫娟兒和吳氏出攤,而王土根負責來回運送涼皮。
四丫本是想著做好了再一塊去戲臺那裡擺攤的,這樣家裡人都能邊擺攤邊看戲了。只是願望總是美好的,那麼多人的場子,哪能一下子就備足了涼皮呢!
趙氏和大丫三丫都表示白日裡的戲不精彩,等晚上備足了涼皮,晚上看也是一樣的。
四丫知道這是孃親和大姐三丫安慰她的話,這個時候對於『婦』人和孩子來說,有誰會不被這樣的活動吸引呢!
就是現代的四丫也是對這次的唱戲有很多的期待的,四丫腦子裡還清晰的記得趙氏前些日子在屋裡給姐妹幾個講這些事情時臉上的那種光彩神『色』。
四丫最後還是安排了孃親和大丫三丫留在家裡,娟兒和吳氏和自己一塊去擺攤。
這樣安排四丫也是照顧娟兒和她孃親的,畢竟對四丫來說,趙氏和姐妹是至親的人,可以虧欠著,娟兒和她孃親雖說也不會介意,但是總歸是有區別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雖說事情有一些些的遺憾,但是這一小點遺憾怎麼能影響全家人興奮的心情呢!銀錢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王土根看著這幾日驚人的收入,覺得自己像是又回到了年少時光,覺得身上全是都是使不完的勁,恨不能二十四小時都來返於送貨的路上。
安排好了每個人的活計,大家就開始幹活了。
一夥人先是集體做了涼皮,等到有些數量的時候,四丫幾個也就出發往戲臺去了。
王土根自是得負責把小桌子和板凳,碗筷子什麼的都用擔子挑過去。
四丫幾個到的時候,吳大郎幾個已經在那裡等著了,原來娟兒娘一大早也給家裡的幾個小子安排了任務,就是早些去給四丫的攤子找個好位置。
吳氏本就和趙氏處得好,娟兒和四丫三丫自是要好,吳氏本以為是幾個丫頭就是玩鬧著賺些零花錢,沒想到這幾個丫頭卻是越做越較真起來。
直到吳氏真正地參與進來,才發現平時自家丫頭說的都不是胡話。確實是賺的不少的錢。
吳氏家三個兒子,那畝把的地也就夠家裡每年的嚼頭,這眼見兒子和閨女也都逐漸的大了,吳氏心裡也逐漸著急起來。
這次吳氏算是看清楚了,趙氏的幾個孩子都是有本事的,特別是四丫,自己的閨女自己清楚。要不是四丫照顧著,自家閨女哪能有那樣的本事。
吳氏想著等到這些時日過去。看能不能和趙氏商量下,和她一起幹。
有了這個心思,吳氏自是對這個事情用心起來。
四丫很感激吳氏的用心,戲臺地方這麼些人,沒大人鎮場也是不行的。吳大郎幾個也都是半大的小子,排排站著也都能主事了,四丫沒哥哥,所以有了這幾個半大的小子,無疑是為生意提供了些保障。
感激的話,四丫自是不會在這個時候說的。
因為先是找好了地方。四丫幾個就可以直接擺上桌子凳子了。
王土根幫著擺好了桌子凳子就回家去了,等著趙氏和大丫做了涼皮載送過來。
學堂裡很多的孩子都是吃過涼皮的,村裡的大人也都知道四丫這幾個丫頭。
有些『婦』人見四丫過來來,都主動和四丫打招呼。
桌子擺下沒一會,第一個客人就來了。四丫幾個也就開始了一天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