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來到明末 > 第105章 亂世

第105章 亂世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快穿:每次都在玩養成 小王爺威武 鐵十字軍旗永不落 勇者名叫惡龍 士頌三國 因為我是殭屍 大唐機械夢 娶個女鬼老婆 我的三國有些亂 來到明末 三國之我有屬性點 建安天下 大明:從少年天子到綜武盟主 工業中華 貞觀:我來自未來 太陽與雄獅 大明:天天死諫,朱元璋人麻了 漢末之海上霸業 貞觀女婿:李二求我做駙馬! 詭舌神探

楊煜帶著馬必燧,盧日就二人看了墾荒地。二人一圈走來,見作坊,民居,畜欄,還有河堤,水渠道路都設計得相當合理。不單所有水田皆能引水灌溉外,人畜的飲用水竟是引自山上的清澈山泉。排水排汙井井有條,設計規範。一條村中主道竟修了十五尺,兩旁結石不算,路面還用石灰漚黃泥硬化!如此手筆,不用多想,此村往後必是居住佳境。二人大嘆之餘,各賦詩一首,楊煜找來紙筆,墨,求下墨寶,又請馬必燧起個村名。馬必燧揮筆在紙上寫出“強民村”三字。

不覺已看了近一個時辰,二人略現疲憊,楊煜請二人回去歇息進午膳。

看各人回來,楊家婦人請各人淨手進席。熱騰騰的菜餚端上桌,頓時香氣撲鼻,馬必燧,盧日就又累又餓,稍微客套一下,相繼進席。菜餚很豐富,皆是野味,這是墾荒的意外收穫。山雞湯,野豬肉,野兔肉,蛇羹,最令二人驚喜的還有虎肉。各樣都盛在大盤裡,雖少了雅氣,卻充分顯示了鄉間人的純樸又豪不做作的風格。

酒依舊是容縣土產的三花酒,此酒度數高,酒肉醇厚,醉酒不上頭,便宜又好喝。

馬,盧二人數月未見,今日借楊煜一席酒菜,高談闊論,互訴衷腸,一會說到時局,皆憂心忡忡,借酒消愁。一會說到當日楊煜平天風寨之舉,二人神采飛揚,舉杯相興。不覺間竟醉意醺然,楊煜準備客房,讓他們歇息去了。

二人一覺睡到天色大黑,相繼醒來,出到門外,見院子裡也然燈籠高掛。夜晚的團練居院子,更加熱鬧,吃飯的人多了老畢和春夏秋冬,伶玉主僕。

馬必燧和盧日就休息了一晌,精神飽滿,看院中晚飯已經備好,二人拉著老爺子坐在一桌,對老爺子說了一大堆好話。搞得老爺子人雖在自家屋裡,也有點手足無措。

酒過三巡,馬必燧令伶玉她們搬出樂器和大鼓,再奏將軍令。伶玉她們自上次聽楊煜一唱“男兒當自強”之後就再也沒聽過,也是想聽,聽得馬必燧吩咐,個個興高采烈,折騰去了。

很快,她們幾個準備就緒,小婢女人一坐在大鼓前就變了氣勢,手裡鼓槌一落,雄渾的鼓聲響起,隨著節奏,馬必燧和楊煜開口唱起:“浩氣傲笑萬重浪……”

馬必燧的歌聲渾厚,姑娘的彈奏嫻熟,歌詞寫得氣勢磅礴,一時間院子裡的人聽得如痴如醉,豪氣頓生!

楊煜見院子裡的人聽認真,院門外也聚了護衛二位大人的捕快和衙役靜靜觀聽。心下嘆了一聲:“這年頭娛樂節目太少了!”

一曲唱吧,盧日就喝道:“好一曲將軍令,好詞,聽出了吾輩心底濁氣,生了豪氣!馬兄好唱功啊!”

馬必燧喝了一口湯水潤喉,指著幾個姑娘們道:“還是這幾位先生的彈奏得法啊,姚先生的鼓更是敲得出神入化!”原來小婢女名叫姚苗,馬必燧曾為她辦理戶籍,所以知道。

盧日就去年就見過院中奏樂數人,對於楊煜請了她們入學堂當先生之事也有耳聞。他眼光從各女臉上掃過,見各女臉上少了風塵之色,多了一絲浩然之氣,這是為人師多月之果。她們身上雖沒了昂貴的綾羅綢緞,換了布衣青衫,人看上去卻更精神自信。

盧日就看得不住點頭。

……

次日,楊海帶著他一小隊去把縣裡的百餘難民領回村裡。楊煜看著這群人裡男女老少皆有,形狀悽慘,個個毛髮亂逢,結成硬塊,蝨子出沒,身上氣味難聞……逐讓人領去河邊洗刷,換了新衣,把他們的舊衣服付之一炬。待洗刷完畢,又令老隊員操剪刀,不論男女,統一剪掉髮須。一番收拾下來,才能看出絲絲人樣。馬必燧和盧日就在一旁看得直嘆氣。他二人昨晚留宿了。

至於為何嘆氣,是因為楊煜的做法有點不人道。剪刀不分男女的一剪下去,確實有點不為人子。不過,楊煜堅持,他認為衛生比一逢豪無用處的長滿蝨子的毛髮重要多了。

也幸好馬必燧在場,難民領過他的施粥之恩,又是縣大人,在他的勸說下,一眾難民才含淚讓楊煜的人剪了發。

楊煜知道這幫難民久餓,吃不得乾飯肉食,吩咐人連續七天給他們提供稀食,貿然給他們乾飯吃會有很大的可能把他們撐死,最好就是稀食多餐,把他們的胃慢慢養起來。

一眾難民先是受了楊煜的一番無理折騰,後穿了新衣,見到粥食,戰戰兢兢的心態才略安。一箇中年人出來對馬必燧,盧日就,楊煜等人抱拳致謝:“學生謝竹溪謝過兩位大人和少東家援手之恩。”卻是一個讀書人,北地口音。

馬必燧擺手道:“無防,汝先帶人去喝點粥養著,切莫餓了,容後再言。”

謝竹溪一躬身行禮,帶人去喝粥了。

待得他們喝完粥,楊煜讓他們在大工棚裡歇息。肚裡有了充實,一些孩子很快就依偎在婦人的懷裡昏昏欲睡。馬必燧與謝竹溪交談。

原來他們是陝西一帶同一個村裡的人,陝西那邊已經亂成一鍋粥,到處是亂賊,軍隊打得不可開交。亂賊和軍隊都有一個共同處,就是到了地方總會劫掠一番當地的百姓,這邊剛送走亂賊,那邊又來了官兵,大家苦不堪言,都活不下去了。於是整村整村棄地出逃的百姓比比皆是,很多地方荒蕪千里,人畜絕跡。他們輾轉各地,奔波數千裡,路上也有求人收留,奈何多是嫌棄他們隊伍中老弱病殘居多,不肯收容,逃落至此,已歷時年餘,一村四百餘人,三不存一……

謝竹溪儼然是這隊難民的領頭人,他細說路上之慘,難民中多有哽咽出聲。

真是應了那句話:“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喜歡來到明末請大家收藏:()來到明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