鯤鵬國王城是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在過去數百年的歲月裡,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史詩事蹟與血淚斑斑的愛恨別離。
如今,這些故事仍在傳承,過去發生的一切就算一時會被遺忘,現實終究會將它們一一拾起,最後一併流入歷史的長河。
如此一座鐘靈毓秀的歷史古城,除了風流倜儻的人文薈萃,還有龍蟠虎踞的天然屏障。
鯤鵬國王城南有扶繡山,北有天嶽山,數百年來如同銅牆鐵壁般的守護著這座古城。
扶繡山地勢延綿,景緻綺麗,沿途山明水秀,兼之道觀林立,遊客香客絡繹不絕,尤其自山腰處便可對王城一眼盡覽,向來是百姓日常尋幽訪勝的絕佳去處。
天嶽山地勢險峻,高聳參天,山頂常年雲霧重鎖,七大佛寺各據山頭,猶如西方極樂淨土,若是晴朗無雲時,自山頂往東瞭望,可對京護大營一目瞭然,更可遠眺七色國邊境,展望極佳。
霍西亭當日自按察院悄然返回大業飯館後,隔日凌晨,趁天還沒亮,便與師爺一行帶著承恩道師直驅扶繡山,專訪山中名觀通靈道場。
通靈道場的百塵道長精通天象,常年沉浸於觀星斷宇,若要一探當年承恩道師所言的流星,尋訪百塵道長肯定是最佳選擇。
百塵道長與承恩道師、霍西亭皆為舊識,難得見兩人連袂而來,自是倒履相迎,熱情接待。
雖說通靈道場信徒眾多,但百塵道長向來不問世事,尤其是複雜糾葛的政事,是以七色國投毒案如此驚天動地,百塵道長卻也未曾與聞,對霍西亭與承恩道師的來意並無所悉。
“是什麼風將兩位大忙人吹到這天高地遠的通靈道場?兩位要是先給我通個氣,貧道也好親自到山門外迎接。”百塵道長見霍西亭與承恩道師聯袂翩然而至,一時頗為詫異。
雖說承恩道師與百塵道長同為道家宗師,但前者入世頗深,熱中功名利祿,後者離世清修,不聞世間紛擾,儘管互聞其名,卻一向少有往來。
此刻承恩道師與霍西亭不請自來,百塵道長心知是禍非福,怎麼今早卜卦時,竟沒能算出今天有此異事,看來是最近功課或有懈怠,算起卦來不太靈光了。
“不敢勞煩道長。近日西亭多有機會求教於承恩道師,恰好遇有一事不明,想到百塵道長乃此中翹楚,故而選日不如撞日,當下就直上扶繡山通靈道場來叨擾道長了。”霍西亭客套的說著。
“哪裡,兩位都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大師,貧道不才,哪有什麼可擾兩位清聽的?”百塵道長還搞不清楚這兩個事主的來意,但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因而先陪著笑臉再說。
“是這樣的,時節現已入秋,日前國師與我相約品茗,兩人各有偏愛,國師獨鍾雲山仙毫,而我則更好開陽毛尖,兩人各執所好而互不相讓,因此便想起找個公正寬允的高人來為我們分說,到底是雲山仙毫獨佔鰲頭,還是開陽毛尖更勝一籌?
國師與我左思右想,這王城內外,唯有道長有資格能斷此一二,這不就不請自來,請道長賜教了。”霍西亭話畢,便從懷裡掏出兩包茶葉,交與百塵道長身邊的道童代為泡製。
承恩道師聽霍西亭此時言不及義,一時無法判斷他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但見他隻字未提星象之事,自己倒也落個輕鬆,也許國主不過交代他虛應故事而已,並非真要對投毒案查個水落石出,畢竟此案背後牽連甚廣,真要計較起來,大家面子上都不好看,既然霍西亭在這裡胡謅,自己不妨先靜觀其變。
“那是,百塵道友,你雖向來不喜品茶,也正因如此,才顯得客觀公正,今天特意前來叨擾,就是要請道友給個公正的說法。”承恩道師順著霍西亭的言不及義,對百塵道長也是一番牽強附會。
百塵道長雖然不問世事,但也並非不食人間煙火,眼前這兩人何許人也,一個是位高權重的國師,一個是辣手斷案的神探,鯤鵬國每天有多少凡塵俗事等著他們去處理,哪會有這等空閒功夫大老遠跑這山上就為了爭執這兩種茶熟勝孰劣!
更何況世人皆知自己對茶道向來一竅不通,這兩人此番前來,要不是想找自己麻煩,就是他們互相在找對方麻煩。
想來通靈道場與自己向來不涉官場閒事,他們應該不至於專程來找自己晦氣,多半是兩人互掐找不到臺階下,來這裡做做樣子過過場,自己只要陪著演出戲,就別管他們是在玩什麼把戲。
百塵道長心生一計,對一旁的道童說道“先別急著泡製這兩包茶。你現在馬上去找小師叔,取來他最心愛的那罐私房茶,請兩位貴客品嚐。”
那道童不解的問“小師叔最心愛的私房茶?”
“正是。你那小師叔最是小氣,這罐好茶從來不肯讓與人知,大夥都不知道原來他還珍藏著那麼一罐茶中極品。你馬上去告訴小師叔,就說我要以此茶招待國師與霍神探,想來他斷無不允。”百塵道長笑著說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那道童對道長的交代是聽得一清二,但心裡卻是胡里胡塗。這道場裡哪來的小師叔?這會兒又該上哪去找那罐珍藏的私房茶呢?
那道童在道場裡裡裡外外轉悠了幾圈,他了解道長此話必有深意,但自己怎麼也參不透該如何應對,心想,先去奉茶處抓一把清茶應付一下,到時再看道長如何吩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