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萍蘭公主一行人爭分奪秒地奔向西川之地,自然他們一方面是想甩開南詔國君派去的追兵,另一方面萍蘭更欲趕回去招集兵馬備戰……
看來,唐庭與南詔這一戰是在所難免了。
至少,在南詔國內看來,是如此了。數日前,南詔國中便開始著手向各地集結兵馬,南詔王更已下令全國,通告全軍,以幕爽大人烏蘇臺為前路行軍總管,督領先鋒兵馬十萬,於半月後向唐庭西川之地進發。後路兵馬五萬由副相鄭忠勇督領,前後十五萬兵馬,相互接應,力圖拿下西川府,攻克成都……
這一日黃昏時分,萍蘭公主等人已走至唐庭與南詔國交壤地的最後一個隘口,喚名通昭。此處雖為邊塞小鎮,但因常有兩國邊民進行貿易互通,相互間山野邊民聯姻通婚也是尋常事。故而,通昭之地兩國民眾互往、雜居,形成了獨具地方風情的混居生活,此地不論漢、壯、苗、回等族雜合,更有南詔諸部落族人。因此,在小城街坊上見一群中原漢人經過,也不算甚稀罕事。
於是,萍蘭公主一行人在街坊上找了一間漢人所開的飯館打尖……他們連續趕了數天路,風餐『露』宿,爭分奪秒。如今好不容易到了通昭,總算也鬆了一口氣,畢竟,只要過了這裡便是到了大唐國境。
一行人在小鎮上打過尖後,便又繼續趕路。戰火將起,萍蘭又豈能半點鬆懈,就算是心裡有所放鬆,卻也不敢體現到行動上來。
本來,她這次去南詔國,目的原是修二國之好,遊歷南詔風情;另外就是去探望鄧玉夫『婦』,瞭解南詔國內情形……哪知這番前去,竟惹出如此多的麻煩事。
看來,這人世間事與願違的事情,實在是多。
萍蘭公主一行依舊緩緩地馳行著,他們全都身著中原漢人唐裝,男的年輕帥氣,女的貌美漂亮,一行十數人,便這般走在大道上極是顯眼。
過往行人,也時不時地盯著他們,大都略顯驚異之情。也許,行人是在為這些年輕人出現這蠻夷之地,些許擔心而已。
畢竟這年頭,兵荒馬『亂』的,強盜山賊橫行,世道極不太平。人活在這樣的時代,實是今日不知明日事?
一個小山村,破落,窮困,人家未及二十戶。如今已看不到半點生氣,只有空『蕩』『蕩』的破落屋舍殘存著。
偶爾,有勿勿行人經過時也不禁為這裡的慘淡景像所感。便是這個小山村,恰好又處在通昭與大唐的必經要地上。
這個小山村原來叫什麼名字,就連很多當地人亦不記得了。只記得五年前的一個夜晚,這個村裡的所有人都於一夜之間消失了……沒有人知道這些村民去了哪裡?
後來有通昭當地官府查了數月,竟然半點線索也沒有,最後只能不了了之。這在當地,成了一個懸案……久久困『惑』著通昭其他人。便有後人在猜測,也許是這些村民得罪了神明,人被天火所焚,化為烏有;也有人覺得這些村民是被強盜山賊所擄,老人、小孩盡被殺死,男人被捉去做了苦力,女人被強佔為己有……總之,眾說紛紜,莫辨一是。
但是有一點是千真萬確的,這個小山村中再也沒有了人。就是在晝間行人路過時,也是三五個以上行人結伴方敢經行。到了夜晚,更幾乎沒有人敢經行於此。
於是,這個小山村又被當地人喚作了“鬼村”,談之令人『色』變,生人不敢靠近。
黃昏,是一天中最美、最寧靜的時刻。
殘破的小村外,西邊的天際,印映著幾抹殘陽,如幾把染滿鮮血的巨型長刀……半空中烏鴉盤旋,哀啼陣陣,好似正等待著美餐的到來。
而此時,小村口若徐若疾地行來一群人。他們正是錯過客棧,急於趕路的萍蘭公主等人。
“公主,天『色』已晚。我們今晚還要趕路麼?”萍蘭公主身旁一名持劍少女,問道。
“此處距我們大唐國境已不足百里,只要我們加快腳力,用不了多久就能趕到西川府前營……”萍蘭公主說道。
“只是……這般走法,我等怕公主身子吃不消……”那少女又道。
“沒關係,走這點路,還算不得什麼……我們能儘量多爭取一些時間,總歸是好事。如果我們再不加快行進速度,只怕南詔國的追兵和殺手又要趕來了……”萍蘭公主說道。
那少女見萍蘭公主如此說,也沒有再說什麼,只是緊跟其後,走進了那個破落的山野小村……
一行人走進小村後,明顯地感覺到了一陣陰森森的感覺;而時不時,耳邊還吹來一陣不知名的怪風。眾人同時有所警覺,他們也覺察出了村中某處有一些不對勁來,但張望四周又看不出任何端倪。
天『色』,越來越暗。
恰似,從他們進村以後的時間,更比平常快了許多。
又是一陣怪風呼嘯而過,緊接著一聲“啪啪”的脆響傳來,實將眾人的神經都崩緊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