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呢,老師教一年級的同學念一首詩,其餘同學,先預習一下課文。”陳小文翻來課本,轉身在黑板上寫下一首詩“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隻花!”
快速的將這首詩寫好,陳小文便是提問“誰來將這首詩念一遍。”
一位綠領帶的小男孩舉手。
“好。你請起立,念一遍!”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隻花!”小男孩盯著黑板上的詩,一個字一個字的讀了起來,一讀,感覺還挺押韻的,都要念出感情來了!
“很好,你念的很不錯,這首古詩很簡單,將一到十的數字全包含在了裡面,讀起來也十分的有韻味,生動,讀過這首詩,老師問一下,詩裡面的人,走了多遠的路,誰能讀懂?”順著這首詩,陳小文又開始了提問。
雖然這首詩很簡單,但一年級的孩子們理解起來,還是有一點點難度,他們左右看了看,似乎在跟同齡人對答案。又似乎和學長學姐們徵求答案,沒多久,又一個小男孩舉手了。
“站起來說吧。”
“應該走了2,3里路。因為一去二三里。書裡面有寫,去,就是走的意思。所以走了2,3裡。”
“回答的很對,表揚一下!”
陳小文鼓掌,表示對孩子的表揚“下個問題,這一路上。最少有幾朵花?”
“老師,有8,9,10朵花。”
“不對哦,最少有幾朵?八九十隻花,這個數字很概略,但是也已經說明了最少有幾朵。看,最小的數字是幾,是八朵哦!”陳小文糾正孩子們的錯誤,繼續講題目。
講完第一節課,中間休息了一會,孩子們對於新來的王老師,充滿了好奇,一下課,就跑到廚房去,看看王玉萍老師。
最後上課鈴聲響了,孩子們都不知道跑回來,陳小文只能過去一個個的“抓”回來了。
不過,往廚房裡瞄了一眼的陳小文不得不佩服王玉萍,她一個人就將這個土灶臺給收拾的乾乾淨淨,火也生了起來,並且將其燒的好好的,似乎早就會燒這種土灶臺了!
“辛苦你了,我這保證會在中午的時候給孩子們做好營養菜的。”王玉萍擦了擦自己的汗,看這些勞動成果,高興的笑了一聲。
“孩子們的飯菜自己有帶的,只要幫他們熱一下就好啦,這麼辛苦,你別累著了。”
“好啦,就當是給他們的見面禮,你上課去吧。”
陳小文聳聳肩膀,轉身往教室走去。
此時的天色,又是黑了一圈,原本強烈的陽光,也是在此時暗淡了許多,那遠方的雲朵,越來越大,越來越厚實,並且離自己也越來越近,一股很難受的壓抑感慢慢的升騰起來。
“哎呦。”突然就颳起一陣風,將地上的沙子吹的飛進了陳小文的眼睛。
“感覺要變天啊。”揉著自己的眼睛,陳小文嘀嘀咕咕的說了一句,又看了看天上的雲朵“積雨雲是吧?看來要下大雨了!”
喜歡支教老師的故事請大家收藏:()支教老師的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