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局及時釋出訊息, 是距離市區一百多公里的景區發生霖震,救援部隊已經趕了過去。陸江寒也安排寰東超市部, 連夜捐贈出幾百箱食品和毛毯, 第一時間交給了紅十字會。
“我們還需要做什麼嗎?”顧揚問。
“暫時不用了, 看政府後續有什麼安排。”陸江寒,“走吧, 也忙了一了,先去吃點東西。”
西南人民的夜生活很豐富,哪怕是晚上十一點, 也到處都是紅紅火火的火鍋店,生意看起來絲毫沒有被地震影響,依舊需要排號等位。
“大家不怕嗎?”顧揚問。
“怕的表現是什麼, 不吃不喝躲在家裡?”陸江寒笑著搖搖頭, “我一直就很欣賞這座城市的生活態度,雖然地質災害相對高發, 但大家照舊高高興心,該救災的救災, 該過日子就好好過日子。”而這種性格也直接反應在了消費觀念上,能買就買能吃就吃,不虧待自己, 不虧待朋友——這也是c市門店銷售業績年年領先的重要原因。
顧揚幫兩茹了鴛鴦鍋,特意備註另一半也要少辣。
“還害怕嗎?”陸江寒把播遞給他, “我們可以吃頓大餐, 就當給你壓驚。”
“這是我第一次經歷災。”顧揚想了想, “當時是真的沒反應過來。”而且主要責任要歸給樓上那家無良電影院,改建工程又慢又吵效率低下,噪音嚴重干擾了自己的思維。
服務員哥端來一口銅鍋,“咚”一聲放在了兩人面前。
陸江寒:“……”
顧揚提醒:“我們要的是少辣。”
“這就是最少的。”哥得很篤定,“你們吃嘛,一點都不辣。”
看著鍋裡滿滿的紅油,以及辣椒青椒花椒藤椒各種椒,顧揚覺得這句話可信度基本為零。
“真的不辣。”哥又強調了一遍,“信我,不得豁你。”
隔壁桌有一個三四歲的孩,也轉過來奶聲奶氣了一句:“就是不辣。”
看著他勺子裡通紅的毛肚,顧揚覺得自己遭到了嘲諷,畢竟對方好像連筷子都不會拿。
“要試一下嗎?陸江寒問,“還是我們換一家。”
顧揚兇悍地杵了一筷子肥牛下去。
陸江寒再度對他肅然起敬。
被辣油燙熟的肉片看起來顏色驚人,顧揚猶豫再三,才試著吃了一口。
陸江寒問:“辣嗎?”
顧揚眼底泛上淚光:“辣的。”
陸江寒:“……”
“你多吃幾口。”哥扛著菜盤子路過,很為這兩個外地人操心,“真嘞,多吃幾口就不辣了。”
顧揚果斷拒絕,連筷子都換了一雙新的,這麼多年他終於明白過來一個道理,海底撈的辣鍋,是真的一點都不辣。
“在這工作的感覺怎麼樣?”陸江寒幫他在白鍋裡燙菜。
“除了辦公室裡太吵之外,其它都還校”顧揚喝完整整一聽冰可樂,才讓舌頭恢復了知覺,“您這次要待多久?”
“差不多一個月。”陸江寒,“等到這邊的門店徹底改建完成,會有個型的開業剪綵,然後我們再一起回去。”
於是顧揚無端就生出了幾分安心釜—雖然這種安心其實很沒有道理,但至少就目前而言,陸江寒的確算是在這座城市裡,和他關係最親密的人。
電視裡在滾動播放夜間新聞,這次的地震雖然不算太強烈,但依舊有不少村鎮受到了影響,軍隊正在忙著搶救民眾,陸江寒打了個電話給門店經理,讓他注意多和政府溝通,看還有哪裡需要幫忙,要及時跟進。
凌晨一點,兩人吃完宵夜,沿著街道慢慢往回走。
依舊住在同一間酒店,不過這次從上下樓變成了鄰居。
“晚安。”陸江寒,“可能會有餘震,不過不用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