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官員都用嫌棄的眼神看著他。
嚴守陸摸了摸鼻子,笑嘻嘻說道:“我其實想問,需要作什麼應對?”
張九炎笑了:“來這麼多天了,今天才故意問一句?你把你的大事應對好,就不錯了。那事可不能馬虎。”
嚴守陸還是笑嘻嘻地:“今天立冬,大日子,先讓我把這一天混過去,也讓那兩個小崽子安生過個立冬。”
朝堂上,官員們都在研究著手中的稻穀,聽戶部尚書余文善彙報昇平縣的相關事項,包括各處發現紅薯和玉米的情況。
接下來,工部尚書祈良宇彙報了梯田開鑿和整治河道的內容:野馬山的土質,梯田開鑿的方法,清溪河道的災情,以及引流渠的益處。
“眾愛卿有什麼想說的嗎?”皇帝開口了。
朝堂上一點聲音都沒有。質疑?詳細報告都在那兒呢。誇讚?那他們以前做了什麼?
兵部尚書發言了:“淮州的水患是不是也能這樣治理?”外行提問,總可以的吧?不然沒法打破冷場啊。
皇帝看向工部尚書。祈尚書的額頭上冒出了冷汗,硬著頭皮回答:“淮州是清溪河的源頭,情況比較複雜。”
“哦?複雜到什麼程度?”皇帝輕飄飄一句,又把祈尚書嚇出了一身冷汗。
“淮州之前是不是斬過一個刺史?”皇帝像是在詢問,卻是在質問,好幾位官員的頭上都冒出了冷汗。
兵部尚書打圓場:“秦國都江堰舉世矚目,那位陳姑娘大概也是受此啟發。大禹治水,謂宜疏不宜堵。懂治水的能人其實有很多,只是負責治理的須一心為公,德才兼備,各地官衙各個部門官員需要緊密配合,才能高質量地完成治理工程。行軍打仗亦是如此。”
禮部尚書跟了一句:“這次造梯田,讓一個小小的姚主簿有機會一展才華。治水之事,可像科舉一樣,讓有志者都來應考,擇優錄用。”
皇帝看了眼太傅。太傅開始發言:“治淮水可廣招賢能,治清溪河估計已經開始了,那些抓過來的的刁民可以充作勞役,只是地方官署還需精誠合作,以應周全。”
皇帝點頭:“此事著工部主辦,戶部吏部協辦。”
幾位尚書領旨謝恩。
“陳姑娘做了這麼多事,又敬獻朝廷十萬斤良種稻穀,該如何嘉獎?”皇帝又提了一個問題。
眾官員又開始糾結了,幾項建議都是有人贊同,有人反對。
陳帆家裡一大早就湧來了許多小孩子,帶著蔬菜、雞蛋或糕點。陳帆端出各種零食招待他們。
繡娘拎來了兩個包袱,孩子們都興奮地看著。包袱裡是各種頭巾和髮帶。
各家平時做衣服都會剩下一些碎布頭,手巧節省一點的便會盡量
利用。陳帆家裡孩子多,碎布頭剩得也多。細長的做了髮帶,方正一點的做成小號頭巾,粗糙一點的大塊碎布做抹布,材質好一點的做成衣服上的裝飾,再零碎一點的,就做成填充物,縫製靠枕靠墊。
陳帆家的髮帶和頭巾,村上的孩子們都很羨慕:料子好,顏色好,做工也好。今天他們也能選上一樣,都有點激動。
包袱平攤在桌子上,孩子們歡快地挑選著。男孩在正廳裡,女孩子在餐廳那邊。
羊二嘴的兒子十三歲了,選了一方頭巾就問道:“這些都是妹妹們做的嗎?”
黑娃嗤笑:“怎麼可能?女孩子的繡活哪能輕易落到男孩子手裡?這些都是繡娘做的。即便是那邊女孩子們選的,也都是繡娘做的。若是有些人拿了髮帶送給什麼哥哥弟弟,陳家的女孩就是渾身長嘴也說不清了。”
幾個男孩子聽了,訕訕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