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正進屋拿了幾張紙出來,遞向陳帆,說:“姑娘,這是房契地契和你的戶籍。等會兒我們就去房子那裡看看,線都給你畫好了。”
陳帆接過那幾張紙,激動地看著:“我有戶口了,不是流民了!我有房契地契了!爸爸媽媽,我有田有房了!”
陳帆深吸一口氣,努力平復著情緒。
房契上寫著宅基地的位置、面積和戶主的名字,還畫著地的形狀。這張紙,就是土地證和房產證合二為一了啊。
地契是有兩張的。
一張地契上登記的是那塊長滿荒草的地,寫著田的位置、單價和總價,方方正正地畫著十畝田的形狀,長和寬的資料也都標在上面,長二百四十步三百六十米),寬十步十五米)。
另一張地契上的是那塊超大鹽鹼地,畫了個大方塊,標註了位置和資料。
地契上還真的寫明瞭“含田埂”,還寫了“含路徑”。誰要是想佔她的田埂和馬車道也是不行的。
陳帆把紙收好,跟著里正走出了門。
他們很快就來到那塊宅基地。地上用石灰畫著個長方形。那是她的宅基地。
兩位小廝已經在那裡擺好了案桌,大少奶奶帶著陳帆把需要的物品一樣一樣地擺上桌。
待里正說吉時到,大少奶奶叫陳帆點香。
陳帆手握一整柱香,李管事說著吉利話,叫陳帆叩拜土地神,向東南方舉三舉叩拜財神和喜神,向西北舉三舉叩拜福神,然後又說了一大串吉利話。陳帆沒怎麼聽懂。
把香插進香爐,陳帆拿著鐵鍬挖了第一鍬土。土很硬,她沒能鍬起多少土,只是在地皮上颳了一下。
王大梁很快就帶著幾個村民過來了,開始拉繩量尺寸,撒石灰畫線,畫得特別細緻。
王大梁他們在這邊畫著,陳帆他們就搬著案桌去了田地那邊。田地那邊也要舉行一個動土儀式。
對於陳帆來說,這是她第一個大專案的開工儀式。
村北鹽鹼地幾乎已經站滿了人,本村的,外村的,甚至鄰縣的都有。陳帆他們在宅基地的時候,那些人也不過來看熱鬧,就等在田地那邊。反正蓋房子畫個線沒什麼稀奇的,遠遠地看一下就行。買鹽鹼地可是水鄉富地的稀奇事兒,這幾天越傳越廣。現在農田裡的活兒不怎麼多了,很多逮得著空的就想來看個新鮮,看看這地到底可以怎麼弄,會弄出個啥樣兒。
這麼多人參加或圍觀這個專案開工儀式,還真是熱鬧非凡,人氣夠旺了。
里正幫他們請的挖溝工人也都到了,扛著鐵鍬或釘耙。
陳帆看著那黑壓壓的一大群人,驚住了,那得有好幾百人的吧?
里正向陳帆介紹:“我們王家墩出了二百名青壯年,三家莊出了一百二十人,下橋村出了八十人。這是三家莊的張里正,這是下橋村的梁里正。”
陳帆愣愣地和兩位里正行禮見過,忍不住看了王里正一眼。
才半天的時間,你就找了三個村的四百人馬,這是什麼一呼百應的本事?這要是在戰場上,你應該也是個能帶兵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