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文明突然意識到一件事。
這些神仙開了那麼多小號,那他們的本體在哪?
到了他們這個層次,肉身早已經脫離了凡胎,如果沒有外力破壞的話,是很難損毀的。
除了一小部分神仙是肉身被毀,迫不得已轉世投胎,其餘人的肉身應該都還在才對。
就比如東華帝君,那可是跟西王母同級的存在,地位比四禦還高。
就連呂洞賓都隻不過是他的一縷元神轉世。
這樣的大佬怎麼可能肉身被毀!
可是蔣文明無論是在神恩大陸還是九州世界,壓根沒有聽到過他的任何訊息。
就連當初在泰山迎接諸神的時候,都沒看到他的身影。
難道說去了域外戰場?
如果是那樣的話,呂洞賓不應該那麼虛弱才對。
好歹也是有大號的人,怎麼可能任由小號混的那麼淒慘。
想通其中關鍵之後,蔣文明便在腦海中不停的搜尋關於東華帝君的資料。
據《山海經》之《東荒經》記載:東荒山中有大石室,東王公居焉。
長一丈,頭發皓白,人形鳥麵而虎尾,載一黑熊,左右顧望。
據《墉城集仙錄》稱:木公生於碧海之上,蒼靈之墟,以主陽和之氣,理於東方。
兩部典籍皆提及東方,一個是東荒山,一個是東方碧海。
蔣文明取出地書,開始在上麵搜尋這兩個地方現如今的位置。
地書如同快進了無數倍的播放器,從洪荒時期的地理位置開始迅速變幻。
最後落到東海的一個位置。
“臥槽!”
當蔣文明看到那個位置的時候,忍不住爆了粗口。
地書上所顯示的位置不是別的地方,正是瀛洲區域的一處島嶼。
“我早該想到的,東華帝君又被稱為扶桑大帝,而扶桑樹最多的地方就是湯穀,這特麼東華帝君跟金烏一族是鄰居!”
隻不過金烏住在湯穀裡麵,而東華帝君住在湯穀外麵。
當年洪荒破碎,無數地形因此發生改變。
湯穀一部分化作高天原,另一部分化作如今的瀛洲。
而東華帝君的道場,就在瀛洲附近的某座島嶼上。
如果換做以往,蔣文明肯定會前去尋找一番。
但是現在東海海域被歸墟之力籠罩,時不時會爆發歸墟潮汐,貿然過去,鐵定會被吸入歸墟之中。
可要是不去尋找,蔣文明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