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以後,就騎著腳踏車離開。
趙大妮沒想到蘇念還會這一出,伸出手朝著蘇念離開的背影喊了一句“哎,丫頭,把東西拿回去。”
蘇念卻消失在了拐角的地方,也就農村都是泥巴路,人們常走,把路面踩的結實還平坦,蘇念才能離開的那麼快。
趙大妮懊惱得兩隻手拍在一起,發出吧嗒的聲音。
而後,趙大妮低頭看著門檻上的包裹。
趙大妮一臉無奈,實則心裡高興得不行的拿起包裹。
把院門關上。
趙大妮一拿著包裹,一邊回屋,一邊開啟包裹看蘇念都放了什麼東西在裡面。
而後,院子的上方就傳出了趙大妮喋喋不休的嘮叨,對蘇念做法的肯定,與蘇念張致遠以後的生活擔憂。
“這孩子,手縫也太大了點,也不知道節約一些,出手還那麼大方。”
“買那麼多東西,也不知道手裡還有沒有錢,又剛分家被楊桂花拿去了500塊錢,這以後的日子可怎麼過喲。不行以後可得看著點。”
“倒是有心了,去哪裡找的那麼好的布料。”
包裹是蘇念提前準備好的,一包一斤的紅糖,一斤的現代手工製作的奶糖,一包鬆糕,還有一塊給老人家的藍色松石桃紋的布料。
蘇唸對趙大妮家不瞭解,所以拿出來的東西就這些。
鬆糕還有寓意長壽的布料是特意給三奶奶準備的,希望她老人家猶如長命百歲。
離開趙大妮家,蘇念直接回了自己與張致遠的家。
這種想法,怪怪的。
張致遠與張湧泉已經把院門給裝上了,院門做工不咋地一看就是趕出來的,除了新以外,也就看著挺結實的。
作為院門,結實就足夠了。
因為家裡有腳踏車,張致遠沒起門檻,院門關著,蘇念跳下腳踏車。
上前推了一下門,而後新門因為磨合發出不小的聲響。
屋裡,不知道坐在自己書桌旁多久了的張致遠,抬起了自己的眼睛對著窗外。
隱隱約約可以看到一個人影,從外面走進來。
在張致遠面前的桌子上擺著一隻筆還有一本用了一半的信紙,信紙上什麼也沒有寫,可是隱隱可以看見鋼筆書寫過的壓痕在上面。
蘇念沒有想到自己一推門,門就開了。
院門關著,蘇念還以為張致遠出門了。
推著腳踏車進入院子,蘇念轉身把門關好,新門又發出了聲響,以後多開關就不會那麼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