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舉著銅管望遠鏡,瞭望著這場海戰。
這是他統治下,大明海軍第一次實戰練兵,而第一次練的物件,就是當世海軍力量最強大的日不落帝國。
這些日不落戰艦,小而精悍,不可小覷!
戰爭結束得很快,從發現敵人到消滅敵人,只持續了一個時辰,不列顛人的十二艘戰艦,被擊沉九艘,三艘被俘。
這是一場單方面碾壓的海戰。
大明海軍,一百零八艘戰艦,共有海軍五萬八千人。
不列顛艦隊,十二艘戰艦,共有海軍三千六百人。
戰爭還沒有開始的時候,不列顛人就已經不戰而逃,因為他們看見了海上巨無霸,心生恐懼。
當然,鄭成功選擇要俘虜一些不列顛人。
是因為雙方對戰的時候,他看出了一些端倪。
不列顛人的火炮非常犀利,那些火炮的射程雖然比不上大明火炮,但是不列顛火炮的威力,卻超過了大明火炮。
鄭成功很好奇不列顛人使用的火炮。
鄭成功登上了被俘虜的不列顛人戰艦,投降的不列顛人已經被五花大綁,推到甲板上,跪在地上,刀斧時刻準備著砍下他們的頭顱。
鄭成功登上這些不列顛人的戰艦後,沒有理會這些俘虜,而是徑直前往了炮臺,開始檢視不列顛戰艦上的火炮。
這些不列顛炮由由母銃和子銃構成,母銃身管細長,口徑較小,銃身配有準星、照門,能對遠距離目標進行瞄準射擊。
銃身兩側有炮耳,可將銃身置於支架上,能俯仰調整射擊角度。
銃身後部較粗,開有長形孔槽,用以裝填子銃。
子銃類似小火銃,每一母銃備有至個子銃,可預先裝填好彈藥備用,戰鬥時輪流裝入母銃發射,因而提高了發射速度。
盯著這些火炮,鄭成功若有所思。
大明的火炮是填裝火炮,然後將炮彈填裝進入,裝彈速度慢,放一炮,裝一枚彈。
這不列顛火炮竟然是一次裝九個彈,輪轉進入主炮內。
“這些火炮有點意思!”
鄭成功登上了不列顛船的甲板上,檢視著這些不列顛船,從找到優點,補充自己的缺點。
陛下可是給他下旨了,一年內要訓練出征服世界的戰艦,否則的話,要被賜死。
皇帝陛下給的三千萬兩白銀,可不是那麼好拿的!
鄭成功凱旋而歸,他的身後是三艘不列顛人的戰艦,以及三百餘名不列顛人俘虜。
鄭成功返回到海軍總督府,開始寫奏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