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莫敢直視!
“啟奏陛下,大同府城高牆堅,易守難攻,且大同府總兵胡宗憲素來富有良謀,定然可以抵擋瓦剌大軍。”
胡宗憲!
大明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抗倭武將,不過現在還是大同總兵。
朱祁鎮深知此人胸有溝壑,雖是嚴嵩門生,嚴黨一員,卻只是想打著嚴黨的旗幟,兢兢業業的為國為民幹實事。
內閣首輔嚴嵩走出朝列,手持象牙簡:“半月之前,內閣已經調動九鎮兵馬,增援大同府,馳援兵馬共計三十萬,不日便可抵達大同府。”
幸好大明帝國是內閣制度,即使皇帝不理政務,內閣也能處理日常政務。
要不然,大同府恐怕已經淪陷!
“大同府的糧草還可支撐幾日?”
朱祁鎮詢問道。
“啟奏陛下,胡宗憲在大同府吞積糧草八十萬石,足夠大同府的軍民半年之用。”
嚴嵩拱手回稟。
“大同府可有對抗瓦剌騎兵的利器?”
朱祁鎮再問。
“回稟陛下,大同府配有守城重炮七十二門,一炮可打五里遠,除此之外,還有各類火炮八百門,皆是守城利器。瓦剌騎兵最懼火炮,陛下勿憂,此戰胡宗憲必能擊退來犯之敵!”
嚴嵩拱手再答。
朱祁鎮暗暗點頭。
不愧是嚴嵩!
歷史上,在嘉靖一朝,他能夠深得皇帝信任,執掌內閣二十年,成為一代權臣,顯然不是沒有原因的。大明的稅賦,糧餉,軍情,事無鉅細,皆在他的腦海中,堪稱治國的百科全書。
“朕要的,不是擊退來犯之敵!”
“朕要瓦剌從此滅亡!”
“朕要我大明江山,萬年永固!”
朱祁鎮的豪言怒語,在宣政殿中震盪。
文武百官皆是渾身一顫,今日的陛下,比起往常而言,實在聖明得讓他們覺得不可思議。
皇帝的決心猶如泰山磐石,群臣盡皆受到感染。
已經七十八歲的嚴嵩神情激動,熱淚盈眶道:“陛下!老臣願用這身殘軀,親赴戰場,護衛我大明江山萬年永固!”
“臣等也願!”
群臣激盪,皆在請纓。
今日臨朝,朱祁鎮腰斬王振,發出震天之吼。
滿朝文武為之一振。
在徐階高拱一眾清流大臣的眼裡,瓦剌來犯之敵固然可恨,但還遠遠不及王振弄權。
王振就是他們的眼中釘,肉中刺,恨不得立刻拔除!
他們與王振相鬥多年,皆是無法,不曾想今日天子一怒,王振就腰斬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