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他們雖然同屬佛門,但卻也有不同的陣營。
特別是觀音菩薩,雖然在佛門只是一介菩薩,但卻與佛如來並列天庭五老之一,因此在佛門之中,頗有些不尷不尬的意味。
但嚴格說來,文殊、普賢還是要與觀音親近一些。
畢竟他們三眾,以及不曾露面的地藏王菩薩,乃是佛門四大菩薩,入佛門時間,比佛如來還久,算是過去佛燃燈古佛一脈。
說一個佛門元勳,也毫不為過。
只是,後來佛門發生了幾次動亂爭鬥,他們選擇了明哲保身,既沒幫助燃燈古佛,也沒投向如來佛。
兩不相幫下,待到佛如來掌權佛門,便有了這不尷不尬的地位。
雖然修為早已非普通佛陀可比,但卻仍只是菩薩果位。
當然,對外界而言,他們不登佛陀果位,是因為發了莫大的宏願。
比如地藏王菩薩,世人便說他曾發下“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宏願。
而觀世音身為天庭五老之一,又有“七佛之師”之譽,一直不成佛,世人也給她安上了“苦難不消,誓不成佛”的宏願。別槓,《西遊記》中,孫悟空曾明確對觀音言“你這個七佛之師,慈悲的教主!你怎麼生方法兒害我”,說明在吳老爺子這裡,觀音是七佛之師)
再如文殊菩薩,世人也曾給他安上個“眾生教化,方能成佛”的宏願。
其實,他們每每聽到這些被強安在頭上的名人名言,心中只想罵一句“放你孃的臭狗屁”!
在佛門之中,誰不想成佛?誰不想長生?為何偏偏不能是我?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若不是為了成佛,觀世音為何忙裡忙外籌劃這一場西行的取經大業?
可惜,她絕對不會想到,即便取經大業完成,連一天只知道哭哭啼啼、昏庸無能的唐三藏都成了旃檀功德佛,孫猴子也成了鬥戰勝佛,卻還是沒她觀音啥事兒。
真可謂忙裡忙外累成狗,到頭來卻是竹藍打水一場空。
當然,這些都是他們暗戳戳的內心戲。
此時此刻,在真武大帝和一眾天兵天將面前,卻也不必表現出彼此間明顯的生分。
於是,文殊、普賢與觀世音站得近些。
而靈吉,卻靠近了毗藍婆。
他們兩個,都是佛如來的鐵桿粉絲和忠實擁護者。
至於背後的十八羅漢,也都恭恭敬敬站在他們兩眾身後。
很明顯,他們這些佛門中新崛起的勢力,自然全是佛如來培養的心腹。
此次前來,其實除了靈吉菩薩帶了定風珠外,他們還帶了十八粒金丹砂。
當然,這是撒手鐧,不到萬不得已不會拿出,更不會對真武大帝所言。
因為,佛如來可秘密吩咐了他們,若有機會,便用這金丹砂淹沒了那豬頭,然後便可生擒活捉,悄悄帶回靈山。
遠處,二十八宿的奎木狼見到突然出現的這群佛門中人,雙目閃了閃。
視線最後在靈吉菩薩身上掃了下,而靈吉菩薩也似有感應,回望過去。
四目相接,一閃而逝。
但眸光之中,都有幾分警惕。
喜歡重生豬八戒,開局拒絕了觀世音請大家收藏:()重生豬八戒,開局拒絕了觀世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