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問也能猜到,外域人絕不是剛剛抵達太陽系,最大的可能,應該是敵軍主力在那一仗結束之後不久,就已經抵達太陽系,只是人類的武力出乎意料的強悍,所以外域人沒敢靠近地球,主動留在柯伊伯帶。
但柯伊伯帶除了大量天體,就再也沒旁的玩意,屬於太陽系最邊緣的窮鄉僻壤,外域人就算有心定居,也絕不會選那麼貧瘠的地方。
那麼,敵人一直滯留柯伊伯帶,目的何在?
有激進的大佬提出派艦隊清剿的方案,但被林學棟否決。
他也儘快解決躲在暗處的敵人,但太陽系這麼大,以人類目前的能力,能有效控制的區域就只有地球附近,稍微遠一點就只能鞭長莫及。
而且人類既不清楚外域艦隊的規模,也不清楚敵艦的分佈範圍,要不是102發現了外域戰艦,還不知道敵軍已經到了太陽系。
更重要的是,軍方就只有兩艘開天級,101必須留守地球,只把102派出去圍剿敵艦……一對一問題不大,一對二應該也沒問題,不過敵艦再多的話,102對不對付得了就不大好說了。
退一萬步說,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家園,除了這一畝三分地兒,太陽系的其他區域都跟人類無關,所以艦隊只要守好地球,就能立於不敗之地,完全沒必要跑到太陽系邊緣,去搞什麼主動出擊。
有那些時間和精力,不如多造幾艘戰艦出來。
不用多,有個十艘八艘的,對付外域就輕鬆多了,哪怕只是個雙艦編隊,也比單艦出擊強得多。
一艘戰艦隻是一,而兩艘戰艦互相配合,發揮的戰鬥力則遠遠大於二。
但不主動出擊,不代表放任不管,北都很快就把這個訊息通知各方高層,軌道上的巡天鏡也接到了新的任務,用最高解析度不斷掃描柯伊伯帶。
然而柯伊伯帶真的太遠了,哪怕最先進的光學裝置,也沒法從海量的天體中,找到有意隱藏自身的外域戰艦。
沒過幾天,北都不得不承認尋找敵艦的計劃失敗,但這個計劃也不是完全沒有收穫,經過反覆的分析比對,天文學界確認,正有多達數十顆小行星正從太陽系邊緣飛向地球,不管哪一顆單獨挑出來,都比滅絕恐龍的小行星大得多。
根據超級計算機的反覆測算,最終的撞擊機率在百分之十四左右。
別以為這個機率很低,太陽系四十六億年的歷史,成功撞擊地球的小天體一共才有幾顆?
很顯然,敵人在明知無法正面與人類對抗的情況下,外域人選擇了另一種作戰方式。
這個發現也讓北都陷入了思索之中。
按說,外域人都是遭到虛無強迫的域外文明,可虛無不敢進入半徑三百光年的安全領域,既然如此,外域人何必與人類敵對?
除非虛無手中握著外域人的要害,哪怕虛無不敢進入安全空域,外域人也不敢違背虛無的旨意。
大佬們很遺憾,如果外域人能溝通就好了,付出一點必要的代價,說不定能換取外域人的合作。
想法雖好,可惜外域人從始至終,都沒透露出半點談判的意思,雙方只能在敵對的不歸路上一路狂奔下去。
喜歡白堊紀禁區請大家收藏:()白堊紀禁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