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點不是產道,敵艦也不是難產的嬰孩,北都時間五時許,十二艘敵艦全部抵達現代,後面還有沒有更多敵艦暫時還不知道,但已經透過的敵艦忽然有所行動,全部飛向地球。
徐飛很快接到報告,敵艦的速度不同,方位也不一樣,但它們最終抵達地球的時間完全一致!
這個時候,聯合艦隊依舊封堵穿越點,老徐面臨兩個選擇,一是聯合艦隊保持不動,繼續封堵穿越點。
這樣做並沒有多少實際意義,因為連續幾個小時的封堵,各艦消耗不小,等外圍的敵艦抵達,最終必然撤出戰鬥。
和敵人死拼?
不是不行,但從敵艦的體積來看,聯合艦隊獲勝的可能性非常小。
屆時,地球必然面臨敵軍的威脅。
二是現在就把艦隊撤出來,趁著敵軍還沒靠近地球,主動發起進攻吸引敵人的注意力,最終將敵軍引向月球。
很明顯,第二個選擇更實用——讓敵艦靠近地球,本身就意味著風險。
徐飛根本不必多加考慮,很快下達新的作戰命令。
接到命令,各艦不是第一時間執行,而是瞬間陷入了猶豫和懷疑。
艦上的官兵來自不同的國家,能上太空戰艦的,都是最優秀的職業軍人,讓他們死死釘在地球外空,和來犯的敵軍拼命沒有問題,畢竟保衛地球就是保衛人類共同的家園,大家早有拼死一戰的心理準備。
雖然徐飛下達的命令,是主動撤離戰鬥,攔截外圍那些更有威脅的敵艦,可穿越點沒人看守,不是一樣有大量敵艦穿過來?
簡直就是丟了西瓜撿芝麻!
部分戰艦認可徐飛的命令,開始做撤離戰鬥的準備,可更多戰艦明明收到了命令,卻聯合抵制這道命令,不肯離開地球。
北都早知道可能出現這種情況,立刻聯絡各方高層,要求他們按購艦時答應的條件,約束自家的戰艦,嚴格服從聯合艦隊指揮部的命令——這是為了指揮方便,給孤峰號臨時增加的名頭。
各方立刻行動起來,有些接到命令之後,哪怕心裡再不舒服,也不得不執行撤離命令,可有一些乾脆連自家高層的命令一起抵制,總之一句話,我就是不離開地球,愛誰是誰,愛咋咋地。
任誰都沒想到,自家的戰艦居然會在這個節骨眼兒上鬧事,反饋給北都的訊息,不是無能為力,就是鞭長莫及。
其中有些是真的,但也肯定有一些,是高層有意縱容。
徐飛已經管不了那麼多了,再次命令聯合艦隊撤離。
屬於北都的七艘驚天級率先撤出戰鬥。
驚天級比擎天級強悍得多,雖說每一艘戰艦都帶著或輕或重的損傷,但整體情況還算完好,一艘失去行動能力的都沒有。
之所以撤七留一,一是為了掩護撤離,二是為了繼續壓制穿越點,防止敵軍過快透過。
在高空穿越點成型之前,沒人知道敵艦透過穿越點需要多長時間,但如今已經有了明確的資料,一艘戰艦完全可以看守更多穿越點,而不是像之前那樣把所有戰艦都盯在地球附近。
一批戰艦跟隨驚天級撤出戰鬥,留下的大約佔剩餘戰艦的一半兒左右,一共十四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