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寒暄幾句,501的新任艦長做了一下自我介紹,兩個人就算認為了。
東方白很客氣,主動提出邀請:“羅艦長,咱們一起看看戰艦吧!”
“好!”羅浩微笑著答應。
兩個人並肩而行,透過寬敞的冰洞,很快抵達驚天號。
艦員們大多數都是普通人,只有極少數人寄生生物裝甲,因此,東方白第一時間把眾人送入艦內,另外還叫來基地的骨幹人員,陪著各個部門的負責人檢查戰艦的情況。
這是必要的接收程式,一來基地接到命令的時間太短,還沒工夫組裝裝置,二來艦員需要熟悉戰艦的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基地派人協助,具體的安裝工作還是由艦員完成。
東方白把羅浩帶到艦橋,兩個人有一搭沒一搭地尬聊,等著各個部門的訊息反饋——兩個人不熟,私人話題沒什麼好講;軍事上確實有共同語言,可一個是第二基地的主官,一個是驚天級的艦長,都屬於那種保密級別非常高的職務,說到了興頭上,指不定哪一句說漏了嘴,就把不該透露的機密講了出來。
所以,還是少說幾句為好。
身為艦長,羅浩本該把驚天號走一遍,不管哪個角落,都要仔仔細細看一看。
可驚天號實在是太大了,光是走到艦橋,就費了不少時間,想把整艘戰艦走一遍,最起碼也得個把月。
上面催得急,他哪有那麼多米國時間?
沒辦法,只能讓各部門的負責人分頭檢查自己的地盤,然後彙報到艦橋上來,就算是檢查透過。
這種方式並不可取,萬一哪個部門出了問題,羅浩這位艦長都要負責,但非常時期非常辦法,除此之外,哪還有合用的手段?
兩個人到艦橋的時候,能源爐還關著呢,艦橋裡一片漆黑,只能靠東方白帶來的頭燈照明,但動力艙是戰艦的心臟,技術人員很快啟動能源爐,艦橋裡頓時燈火通明,滿艙的食品裝置先後啟動,前後只用十數秒,全艦的自檢工作已經完成,控制檯上立刻跳出戰艦的全息影像,上面到處都是閃爍的紅色艙室,就連艦橋都不例外。
那是代表故障的訊號。
沒辦法,其他艙室還沒把拆下來的裝置裝上呢,不顯示故障才怪!
一群艦橋軍官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將各自負責的裝置一一安裝到位,每裝好一樣,閃爍的紅光就少一些。
艦上的其他艙室也是一樣,在長達兩個小時的裝配時間裡,滿艦的紅光從多到少,從少到無,最終全艦一片綠色。
透過內部通訊系統,羅浩一一詢問各個艙室的情況,得到哪個艙室的回應,就在表格上記錄一筆,直到所有部門過一遍篩子,羅浩才拿著畫滿了對號的交接檔案找到東方白,讓東方白看一遍檔案,確認無誤後,兩個人在檔案上籤下自己的大名。
至此,戰艦的交接工作完成,打這以後,驚天號和第二基地再無關係,最多就是出故障了回來修理一下。
東方白率領技術人員撤出戰艦,驚天號醞釀了一段時間,成功啟動反重力引擎,頂碎了覆蓋戰艦的飛層,成功飛離月球。
東方白又是欣慰又是惆悵,欣慰的是驚天級成功起飛,說明設計和製造都沒問題,惆悵的是戰艦這麼一飛,破碎的艦位再也不能用了。
就像東方白預料的那樣,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驚天號進行了各種各樣的飛行測試,整整一個月後,才心滿意足地返回第二基地。
接到報告,北都又送來一批人,都是搞技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