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後,第二基地。
立體農場終於迎來了第一個收穫季,大比糧食收割入倉。
有了充足的糧草,北都總算中以放開手腳,一口氣為第二基地補充了一千多人,總算解決了人手不足的問題。
從此,第二基地的各項建設走上了快車道,在大批人員日以繼夜的努力之下,501艦的製造進度直線上升。
可還沒等501艦建成,東方白就收到了601艦的設計圖紙,暫時命名為震天級。
擎天、驚天、震天,接下來會是什麼天?
沒說的,組織人手開始建造,而且是全力以赴。
結果沒幾天就接到報告,巨人遺蹟雖大,但預留必要的空間之後,供應能力已經趨於極限,兩艘戰艦的需求太高,材料組已然力不從心。
這可是個要命的問題,為此東方白又回了一次現代,向大佬們彙報完第二基地的情況,說起了材料不足的問題。
解決的方法很簡單,要麼找到其他殘骸開分基地,要麼直接開礦。
考慮到第二基地必須越隱蔽越好,北都做出了隱秘開礦,彌補不足的決定。
這又是一批人手,而且數量還不少,第二基地不得不未雨綢繆,提前擴大立體農場的規模。
北都還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不能離開冰湖的範圍,以最小的動靜完成任務,為此,還給東方白一份月球南極的礦產分佈圖。
據說,這是孤峰勘探隊剛剛勘測出來的結果,目前勘探隊仍在月球南極附近,也就是說,東方白手裡這份礦產分佈圖並不完整。
不過,夠用了。
按圖上的標記,距離南極最近的一處大型礦脈,位於一百四十多公里外,埋藏深度七點四公里。
換成從前,開發這種礦脈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今時不同往日,如今軍方有的是辦法。
返回第二基地之後,東方白立刻組織人手,以平均每天三十公里的速度,只用了五天就挖出一條直達礦區的地下隧道!
任何一個熟悉地下工程的人看到這個資料,第一反應都是不相信、不可能、你騙我。
哪怕用奈米細胞,也沒這麼高的效率。
可東方白率領的掘進組確實做到了,關鍵就在他們使用了最新型的等離子盾構機。
這玩意與傳統盾構機沒太大區別,只是把機械刀盤換成了等離子刀盤。
就是光劍那種等離子,這東西可比機械刀盤給力多了,甭管多堅固的工作面,一刀下去肯定能解決問題,再結實的石頭都頂不住等離子速的切割。
更關鍵的一點,這個資料不是一臺盾構機創下的紀錄,而是多點同時掘進,十個點同時開工,平均每個點的日掘進速度是三公里左右,加在一起才是三十公里。
還有一點就是月球的引力低,挖掘隧道的難度沒地球那麼高,不然光是加固隧道,就夠掘進組忙活一陣,哪還能搞出這麼快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