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孤峰號接到指揮中心的命令,中年徐飛調回地面另有任用,即刻起,孤峰號上的工作由老年徐飛主持。
另外,北都還單獨給東方白髮了一道命令,要求他嚴格約束特遣隊員,配合老年徐飛的工作。
下一階段的工作很簡單:繼續復甦休眠人員,將他們送回地球。
老年徐飛比中年那個更熟悉孤峰號,而且在休眠之前做了許多準備,如果這個時候再來一次太空畸變,孤峰號就會像一塊堅硬的石頭,把來自白堊紀的恐龍蛋撞得頭破血流,粉身碎骨。
不再主持孤峰號的工作,回到地球的中年徐飛很是鬱悶了一陣,但他很快接到了新的任務:籌建新的月研組!
嗯,乍一看好像沒什麼變化,可實際上完全不同。
第一次組建月研組,和大海撈針差不多,每一個人都要進行細緻的甄別審查。
再次組建可就簡單多了,中年徐飛不止從老年的自己那裡拿到了月研組的名單,還附帶所有人的詳細資訊,他只需要按圖索驥,把人找出來再集中到北都就可以,簡直不要太簡單。
如果說首次組建是地獄難度,這一次幾乎就是白給,徐飛甚至不必離開北都,把相應的資訊發到相應的城市,當地駐軍就會協調警務部門,用最快速度把人找出來。
可事情真那麼簡單嗎?
最開始那幾天還好,各地捷報頻傳,很快就找到了幾十個,加上原本就在月研組裡的人馬,加起來已經有一百多人。
僅僅幾天之後,徐飛正在統計資料,桌上的電話忽然響了起來。
他隨手接起來,頭都不抬一下:“你好,中.科.院時空研究籌備組。”
對面傳來一個陌生的聲音:“請問是徐主任嗎?”
“對,我是!”徐飛說。
“你好你好,我是xx市警察局,情況是這樣的,我們接到協查通報,找一個叫路冬梅的人。”
徐飛腦子一轉,已經想起了這個人:“對對,有這麼回事,是有訊息了嗎?”
類似的情況已經發生了很多次,他迅速在名單上找到路冬梅,在名字後面輕輕打了個勾。
對方的語氣非常猶豫:“徐主任,我們想核對一下路冬梅的情況。”
徐飛筆尖一頓:“為什麼?”
“是這樣,人我們確實找到了,家庭情況也都對得上,可小姑娘今年只有十七歲,幾個月前剛考上北都大學,目前還是個大一新生,麻煩您核對一下資料,是不是哪裡搞錯了?”
徐飛整個都呆住了:“怎麼會?”
“我們也摸不準,所以和你們核實一下,萬一搞錯了,不止你們的專案受影響,對小姑娘的學業也沒好處。”
徐飛忽然想到一個問題:“你們和路冬梅的父母接觸過了嗎?”
“接觸過了,核對資訊也是她父母提出來的,他們不希望這個時候打擾王冬梅的學業,希望等孩子畢業之後,理考慮進不進研究組的問題。”
徐飛一陣猛撓頭,這特麼都什麼事兒啊?
喜歡白堊紀禁區請大家收藏:()白堊紀禁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