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個炮群的毀傷報告迅速匯總,第一時間上報指揮中心。
大佬們看到剛剛統計出來的毀傷率,頓時喜笑顏開,連聲叫好。
林學棟笑得嘴都合不上了,開玩笑說:“咱們啊,應該給恐人發個軍功章啊!”
大佬們一聽,全都笑了。
這話一點都沒錯,要不是恐人麻痺大意,哪能打出這麼好的戰績來?
但林學棟話風一轉,又把放飛的自我收了回來:“不過啊,炮擊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才是重頭戲,咱們絕對不能大意!”
眾人紛紛稱是,重新把注意力放到前方的戰局上。
炮擊強度下降,恐人似有集結的跡象,三個方向的指揮員不約而同,要求部隊繼續降低炮擊強度,主動製造炮擊即將結束的假象,引誘敵人重新集結。
透過各種偵察手段,確實發現部分恐人開始集結,但三個方向的指揮部密集交換情況,都想找個最合適的時機發起進攻,再給敵人一點厲害嚐嚐。
但恐人比想象中精明得多,恐人還沒聚到一起,又重新散開,顯然是意識到了什麼。
戰機馬上就會出現,卻被恐人硬生重攪黃了,三位指揮員趕緊下令開火。
打不著聚在一起的,稍微聚攏一點的也是好目標。
這下敵人更不敢往一起湊了,就連遠在敵佔區深處的敵人,都開始打散兵力,防備軍方的炮擊。
時機已經成熟,依舊是一聲令下,在長達八百多公里的戰線上,兩千多輛坦克帶頭髮起衝鋒。
緊隨其後的,是三千多輛裝甲車,還有六百餘架直升機。
眾所周知,恐人只靠一對臂刃就能拆了裝甲車,在恐人面前,裝甲車沒多少優勢。
坦克就不一樣了,這玩意就是個鐵王八,裝甲最薄的地方也比裝甲車厚得多,再添上一層反應裝甲,防護能力起碼甩裝甲車幾條街。
發現人類展開進攻,隱藏在暗處的恐人蠢蠢欲動,都想跳出來一雪前恥。
但恐人的指揮官非常冷靜,及時約束部隊後撤。
這個時候和人類硬拼太不理智,還是讓飛翼打個前鋒吧!
於是,好不容易逃過一劫的飛翼突然跳出來,一邊快速奔跑,一邊奮力扇動翅膀……它們的身體太重太大,不助跑根本飛不起來。
發現目標,衝鋒中的坦克立刻開炮,隨即槍聲大作,密集的彈雨灑向翼群。
跟在後面的裝甲車大顯身手,它們不必像坦克那樣防備恐人,一開火就是全力以赴,大批飛翼還沒起飛,就被密集的彈雨擊倒。
喜歡白堊紀禁區請大家收藏:()白堊紀禁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