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站在環形山內緣俯視盆地,東方白腦海中浮現徐飛的講解,雜亂的地貌忽然間有了幾分規律,那些亂七八糟的凸起凹陷,彷彿是按照戰艦的走向,形成了一條貫穿盆地的特殊長廊。
仔細核對一遍,詳細記錄資料之後,東方白開啟生物雷達。
各種線條在他的眼中延伸變化,各種顏色交織在一起,就像一臺超大的織布機,在他的眼前編織經緯。
等所有線條不再移動,再去除無用的綠色線條,紅黃兩色的線條組合在一起,總算能看到一點戰艦的影子。
嗯,大概就是戰艦的上層建築,和許多叫不出名字的裝備,哪怕歷經二百多萬年的時間侵蝕,許多裝備仍然閃著危險的紅光,提示東方白哪裡有危險。
戰術頭盔無法記錄這一幕,東方白只能老老實實呆在那裡,一筆一畫地將他看到的東西畫下來。
他不是搞美術的,也沒這方面的愛好,畫下來的東西歪歪扭扭,既沒層次也不準確,就算是他本人,過後也未必能認出到底畫了些什麼。
不過東方白髮散思維,很快就想了個另類的辦法。
他返回戰艦,讓倪曉菲幫他做了個透明的畫板,豎在面前觀察盆地,然後一筆筆將看到的線條描在畫板上。
這下好多了,勉強能看出遠近層次,各種危險區域也都表現在畫板上。
畫完最後一筆,東方白長長地鬆了口氣。
說實話,只要寄生了生物雷達,都可以現場觀察戰艦,根本不用事先畫什麼危險區域分佈圖,但北都的意思,是要把一批科研人員派過來,所以必須先把情況瞭解清楚。
這話說的,不就是不打算給科研人員寄生控制核心麼?
東方白哪裡知道,首批科研人員已經聚集到北都,正在曲老的主持下寄生控制核心。
開玩笑呢,雖說人無高低貴賤,只有分工不同,但從實際作用上來說,科研人員就是比戰鬥人員金貴。
無關身份職務,而在於腦子裡的知識!
連入駐月球的戰鬥人員都是人手一套生物裝甲,憑什麼不給科研人員裝備?
老話說的好,物以稀為貴。
能穿生物裝甲和恐人死磕的戰士,不敢說全軍一抓一大把,但願意加入特遣三隊的,肯定不在少數。
可能穿生物裝甲上月球,還能研究亞特戰艦的,那可真就是鳳毛麟角。
試問,北都怎麼會在意那幾套生物裝甲?
北都也是沒有辦法,月面環境太惡劣了,航天服又笨重又麻煩,根本不適合在月球表面長時間滯留,生物裝甲不公能解決這個問題,還能大幅度縮減月球基地需要維生裝置,光是這一項,就能節約大量設計時間,還能在月球基地建立之後,節約大量物資損耗。
不管從哪個方面看,都是利大於弊,不裝備生物裝甲裝備什麼?
再說一句大實話,北都壓根兒就沒打算在這個時候登月,更沒打算在月球上建立永久性科研基地,只是形勢把北都逼到這個份兒上,才不得不趕鴨子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