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驅逐艦剛開啟聲吶,就收到了一個疑似訊號,所有人都興奮起來,可聲吶兵側耳傾聽,很快就露出無奈的神色:“抱歉,那只是一頭髮情的鯨魚!”
眾人不約而同地發出失望的嘆息。
相似的場景還在許多米國軍艦上出現,不管水面還是水下,都沒發現可靠的疑似目標。
此時此刻,劍魚號就在一艘米國軍艦探測範圍之內。
來自米艦的叮叮聲散入水下,劍魚號上的聲吶兵當場就毛了,一把摘下耳機:“艇長,主動聲吶!”
“方位,距離!”
“方位175,距離二十二公里!”
米艦沒發現劍魚號,但水面艦艇的噪音就像黑夜裡的月光,聲吶兵早就知道那艘米艦在哪兒。
現代軍艦的主動聲吶,探測距離可達五十公里以上,劍魚號絕對在敵方的探測範圍之內,可許海生半點都不著急:“對抗系統沒問題吧?”
“沒有,一切正常,敵艦航向不對,應該是沒發現我們!”
劍魚號是北都幾十年技術積累的成果體現,除了全電無軸泵推將劍魚號的噪音降低到不可思議的程度之外,聲波對抗系統也在這一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對抗系統分成兩部分,一是聲波反射,形象點說,這玩意和戰機的隱身方式非常相似,既透過合理的外形向其他方向反射聲波,避免形成集中的反射聲源。
但它只能降低主動聲吶的探測距離,做不到完全消除反射。
殘餘的聲波必須靠另一套新裝備解決——聲波抵消系統。
其實這個東西一點都不新鮮,主動降噪耳機用的就是這種技術,既用聲波抵銷聲波,達到消聲降噪的結果。
潛艇上的裝置更加複雜精密,但原理是一致的。
對抗系統畢竟是頭一回應用到潛艇上,本身就有一點實驗的性質,所以許海生總有那麼一點信心不足,必須由聲吶兵確定敵艦航向,才能打消疑慮。
事發突然,許艇長不能確定敵艦是不是衝著劍魚號來著,本著安全第一的原則,他馬上輕聲吩咐:“密切注意敵艦航向,繼續下潛,咱們離他們遠點!”
“是!”
劍魚號方向不變,很快潛到水下六百米。
不是不想繼續下潛,而是這片海域就這麼深。
僅僅兩分鐘後,聲吶兵再次將耳機推到耳後:“發現主動音源,方位046,距離不清楚,應該是米國人的潛艇!”
許海生這下可真是驚住了:“潛艇?你確定?”
大洋中的潛艇,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隱藏自己,哪有開主動聲吶的?怕別人不知道你在哪兒嗎?
喜歡白堊紀禁區請大家收藏:()白堊紀禁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