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通話,安仁善氣不打一處來:“協調協調,都什麼時候了還協調!”
他也知道,其實這怪不到指揮中心頭上。
華國已經幾十年沒打過一場大仗,而這幾十年,恰恰又是軍事技術快速發展的關鍵階段,各種新技術、新戰術層出不窮,看得人眼花繚亂,頭暈目眩。
雖然不願意承認,但軍方在某個時間段確實落後於世界平均水平——不止是技術裝備,更嚴重的是作戰思想還停留在幾十年前,抱著大陸軍主義不放,直到米軍一場大戰,許多人才明白世界已經不是當初那個世界,如今的戰爭也早不是當初的戰爭,原來,戰爭還可以這麼打!
痛定思痛,軍方奮起直追,用了整整三十年,才重新追上世界的腳步。
但也只是裝備水平上來了,戰術戰法依舊落後,直到最近這幾年,軍方才下定決心轉變思想,加速軍隊的建設,全面向實戰化靠攏,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
放眼當下,軍方的實力遠非昔日可比,毫不誇張地說,不管訓練、裝備、紀律還是兵員素質,都可以吊打全球絕大多數軍隊,很多方面連米軍都不是對手。
但也必須承認,軍方確實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各軍兵種之間的相互協調。
電影裡那種隨便哪個米軍士兵,嗚裡哇啦叫喚一陣,都能叫來空中支援的橋段肯定是扯蛋,米軍再狗大戶,也沒富裕到那個地步。
米軍的實戰經驗不是吹出來的,而是確有其獨到之處。
安仁善相信,透過高強度的實戰,軍方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梳理發現的問題,令部隊的戰鬥力出現一次質的飛躍。
但這場大戰剛剛開始,而零號基地又恰恰是大戰的中心,他根本等不到以後,需要軍方現在就拿出更強的實力!
眺望戰場上不斷向防線推進的肉牆,老安又氣又急,腦子裡把基地擁有的所有武器全都過了一遍,可就是找不著合用的裝備
迫擊炮?
不行,口徑和威力還可以,但還炸不開肉山。
平射炮?
也不行,就裝甲車上有幾門,論威力還不如迫擊炮。
導彈?
倒是有一批,威力也還不錯,可數量太少根本不夠用,而且戰場離基地太近了,遠遠達不到導彈的最小射程。
對了,炸藥包!
安仁善一巴掌拍在腦門兒上,拍得頭盔嘭嘭響:“牛犇!”
“到!”
“準備炸藥包,準備四零火,快!”
“是!”
東西都是現成的,牛犇帶著幾個戰士飛奔而去,沒多一會兒就抱著炸藥包和四零火返回天台。
安仁善親自動手,拆下四零火的引信,再把炸藥包掛在火箭彈上:“都按我這個辦法做,快!”
天台上一個笨蛋都沒有,戰士們全都明白安仁善的意思,馬上投入到緊張的改造之中。
老安再次命令:“牛犇,帶著你的人繼續搬;方曉,你們組負責改裝!”
說完抄起親自改好的四零火,幾步走到天台邊緣,單膝跪地瞄準依舊層層推進的肉牆……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