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廣總督府側廳內,秦鎧正在召集緊急軍議,屋內坐的人不多,但各個都是南洋軍中的重量級人物,分別是廣東陸師提督周瑞東、澄海總兵官馬龍、海豐總兵官薛超以及剛剛升任廣東布政使、秦鎧的核心幕僚趙烈文。
此刻正在進行情報報告的是提督周瑞東,這位可是現在大清官場上最年輕的提督官了,即便是與他的教官秦鎧相比,這份職務上也是絲毫不遜se,不過他此刻的神情可遠比坐在上首的秦鎧要嚴肅的多。
目前南洋水師由黃山、泰山兩艘最新型裝甲巡洋艦領隊,四艘千噸的上海級驅逐艦為輔助的艦隊正在威海衛附近巡航訓練,而由馬尾海運組成了一支第559章決裂在即20艘商船的船隊正在廣州港待命,周瑞東主要介紹的是已經集結在廣州的三個鎮15個營的粵軍情況。
作為廣東陸師的最高指揮官,他自然對於所轄軍隊瞭如指掌,這15個營的粵軍,全部都是從廣東六鎮中抽調出來的jing銳,目前各營都是滿編制500人的標準營,這也是廣東新軍正規化之後的必然措施,在越北一個營接近1500人的編制,顯然只是臨時xing的舉措。
而各營的軍官全部都是經過南洋陸軍指揮學院培訓的軍官,而所有軍官必須系統學習的政治理論只有一個,那就是由秦鎧親自圈定的《國家主義》,這份薄薄的手冊,每一個字裡行間都透著五個字——“民族要復興”!
周瑞東詳詳細細介紹了抽調軍隊的原則。至少參加兩次正規作戰、軍官中“新青年社”成員比例必須超過五成、兩年內軍隊內部考核優秀等級,必須是在新軍中服役三年以上,所以從廣東六鎮的軍隊中僅僅徵調了這7500人。
聽到周瑞東的介紹薛超、馬龍兩人早是知根知底,倒也沒有第559章決裂在即表示什麼疑惑。而趙烈文顯然是考慮了更多東西,他側過身子看了看這幾個提督、總兵,轉頭問秦鎧道:“烈風,若是我們揮師入京,那將是和朝廷正式決裂的開始……我看這造勢應當在先啊,而非出兵在先!”
秦鎧自然明白趙烈文所指,這大義是必須的,但是現在的情況下。要奪取輿論的制高點,他也是考慮過很多,更是讓情報司也小心打探,琢磨著尋找一個突破口……但是。在這個皇權至上觀念尚且根深蒂固的年代,他卻深感頗有壓力。
下面幾個學生聽到趙烈文的話,這眼睛都立刻亮了幾分,從跟隨教官一路衝殺、拼搏到現在,在他們心底早就明白了自己已經走上了一條完全不同於這昏暗時代的道路。而教官正是哪一盞指路的明燈,與這個完全背離民族利益的朝廷遲早是要決裂的。
但是,這一條道路的走向,他們幾個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趙烈文私下說過的一句話,卻代表了他們的共同觀點。這個王朝已經沒落,需要一個強勢和英明的領袖來重組這個泱泱中華的勢力。這樣才能實現民族的復興。
而這一次教官毅然佈局入京,從命令釋出之時,他們都在等著這決定xing的時刻,而現在,顯然已經到了必須一往無前的時候了,卻不不知道教官將會放出怎樣的勝負手。
對於失敗,他們幾個當然也在作戰計劃中進行了充分的謀劃,但是一切的計劃都是為了達成目標,所以,這一次周瑞東親自組織策劃的作戰計劃中,考慮到作戰部隊不可能太龐大,已經是將兵力jing簡到極致。
不過作戰部隊不包括在廊坊的兩千前鋒,尚且達到了7500人規模,在武器配備上,更是極力強調火力和絕對的壓制打法,務必一擊制勝……畢竟奔襲數千裡外,雖然有著事先佈局的各種準備,但是一招算錯,就可能全盤皆潰。
秦鎧看了看趙烈文,他自然明白趙烈文的擔憂,這拱衛京師的,那可不是一點點的軍隊,滿清建國後,對於beijing城的防衛,歷來是軍隊建設的重中之重,畢竟他們當初就是從關外長驅而入,一舉滅亡了beijing的明政權。
滿清八旗的老底子那可都在京師,光是京畿駐兵的額度就是多達二十萬人,當然,這些八旗兵的戰鬥力,其他人是不清楚,自己可是太清楚了,洪楊之亂就已經徹底摧毀了八旗軍和綠營兵的滿清兵制,而這二十幾年來再次膨脹起來的京畿八旗軍,那就是滿人混吃混喝的好去處。
自己安排在beijing城的眼線早就把京畿八旗軍的情況調查的一清二楚,整個beijing城內雖然號稱有二十萬八旗軍,不過滿打滿算,就是把那些個吃了幾十年軍糧的老頭算上,估摸著也就十萬出頭。
更重要的是,整個京師的軍隊的排程上,根本就是有這太多的鉗制,除了八旗前鋒軍外,更有殿後軍四部,因為八旗軍戰力實在太弱,後來不得已增設京師步軍前、後、左、右、中五軍,以漢軍旗和八旗jing壯衝之,這步兵五軍也算是京畿駐軍中略有戰力的軍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此外,還有郎兵,即內廷侍衛,這部分人數不到8000,因為都是宮中侍衛,在情報司的報告中倒是特別強調了這內廷侍衛在戰鬥意志上要略強與駐紮京畿的其他八旗軍。
趙烈文所關心的問題,其實不外乎兩點,一是以廣東新軍的戰力,能不能到時候控制得住局面,二就是控制了局面後,他這個秦大總督作何打算,而且,一旦付諸實施後而且取得成功後,原本一直低調發展的兩廣新軍的實力就是一躍而展示在世人的面前。
雖然之前,這位秦大總督歷來以征戰四方而在國內蜚聲在外,但是每一次取得勝利的背後。秦鎧卻從未真正展露過自己的尖銳獠牙,真正見識過他兇悍戰力的,反倒是那吃了大虧的列強,在大清國內。所有人的眼裡,第一等的強軍,依然是那勢力龐大的淮軍,而粵軍不過是後起之秀而已。
秦鎧端起茶杯,若有所思的呡了一口,然後輕輕的放下茶杯,“這一戰,我以為戰力並非是制勝的關鍵……若是入京。我們打敗京畿的八旗駐軍,不難!難就難在京畿外圍、直隸的淮軍,那裡可是淮軍的老窩,這次入京的兩營淮軍。據情報司報告,戰力還算不俗……所以,如何掌控局面才是重中之重……”
下面幾個陸師的將領一聽秦鎧的話,看起來倒似不用他們似的,周瑞東作為主官。自然就追問道:“教官,我們這十五營兵馬什麼時候行動?還用不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