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工業中華 > 第520章 京師風波

第520章 京師風波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我在北宋吃軟飯 世子橫行天下 大秦:開局忽悠嬴政造反 最高潛伏 新刺客列傳 瘋宋 三國之劉備崛起 大唐逍遙小神醫 冒牌韓信 我大梁太子,絕不登基 水滸之亂世風雲 大秦:開局覆滅十萬匈奴 最強特戰教官 喜羊羊與灰太狼黎明 史上:最強二世祖 我在古代的種田大空間 帶著系統修歷史 大隋生存攻略 三國袁耀傳 醫館笑傳之我就是衙內

也光緒12年,beijing的夏天似乎來的有些過分的早了,剛到五月這天氣已經炎熱非常,不過由於慈禧太后和小皇帝光緒身後的勢力達成了某些程度的默契,京城裡倒是異常平靜,就是執掌帝國的軍機衙門裡,也是空閒的很。

毓慶宮,這是康熙帝為皇太子允而特建的宮殿,後來就成為了皇帝讀書專用的宮殿,今天帝師翁同正正在向光緒皇帝講解《資治通鑑》第六卷《隋紀》,他侃侃而談這隋滅唐興的典故,免不得又流露出對盛唐的嘉許之意。

16歲的小皇帝,早不再是那個數年前貪玩、懵懂的小孩子了,從小調教的帝王之道,讓他對於自己掌控的這個帝國有了第520章京師風波模糊的瞭解,而這幾年間,大清在對外邊境戰中取得的一系列戰果,更是讓朝堂上的滿清貴族們頗有些飄飄然的感覺。

在畢恭畢敬的聽完了老師的講解後,小皇帝看得出頗為聰慧,提出了幾個關於隋政不足之處的見解,這讓帝師翁同聽了之後也是不住點頭,顯然,他對於自己一手培養出來的小皇帝,自然是滿意非常。

這課程上了足足一個時辰,方才歇下,翁同佈置了一道以隋朝法制為題的作業後,便起身要告辭,卻意外聽到小皇帝說道:“老師,我使人去城裡的松鶴購置了一些書籍,其中這本書,我看了一些,覺得甚有道理,您可點評一二否?”

光緒皇帝的勤學好問,也是頗得翁同讚許的一點,聽皇帝學生的問話,他也有些意外,忙起身拱手說道:“皇上,那就容我一觀!”

等書拿到手後,卻是自己看過的,早幾年卻是在洋務派和清流中都頗受爭議的那本《易言》·而著書的鄭觀應他也知曉,不就在廣州cao辦洋務嘛,而這書刊發有些年頭了。

對於小皇帝竟然第520章京師風波開始關注起洋務來,他這個保守派清流出身的帝師·多少有些意外,不過,他也沒有太多幹預,畢竟ri後若是想要小皇帝地位穩固,有兩個人的作用舉足輕重,其一自然是李中堂大人,天下練軍皆出自淮軍·這為中堂大人無疑是個幾位重要的人物。

不過,他與這位中堂大人有著難以化解的恩怨,他大哥翁同和就是被李中堂早年擬的摺子給害了,這讓他對這種中堂大人戒心甚重!

而另外一位,則是大清權臣中的新貴、兩廣總督秦鎧,上次秦鎧進京之時,那可都是約好了一併推動皇上親政的,不過·由於醇親王在這件事情上意外的做法,所以,皇帝到了親政的年齡·卻還要繼續訓政兩年,這讓他也是異常的不滿。

而眾所周知的,兩廣洋務這幾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據說廣州商客雲集,從廣州口岸關稅上升兩倍餘,就可見一斑······不過,作為保守派的大佬,他對於開辦洋務,有著一種天生牴觸情緒,在他看來·西洋之學與孔孟之道終究不可同ri而語。

想到這裡,他展書而觀,鄭觀應在《易言》中的主題思想是富國之政,他在觀察到西洋工業的變化後,透過閱讀了不少關於西方工商業的書籍,提出了廣泛翻譯西洋書籍·讓天下人都能學習的觀點,同時開工廠、加快機器生產,同時輕商稅以廣去路,苛重稅以遏制洋貨銷售的一些觀點。

這第一條,鄭觀應將西洋富國的學說引入國內,這就與翁同的觀點頗有衝突,他很快引經據典,又大談了一通國學博大jing深,對於西洋之學,他雖然沒有直接斥之為奇巧yin技,不過他站在小皇帝的角度,充分分析了西洋之學只是小道,而帝王之學才是大道的論斷。

小皇帝從小薰陶在這個唯我獨尊的氛圍裡,雖然尚未親政,卻也早已深諳帝王之學,聽了之後,自然對翁同的博學又多幾分敬佩,兩人相談良久,小皇帝的思路一轉,脫口而出,“老師,我若是年後親政,還請老師您多引薦一些堪用的人才,咱大清這幾年總算是打了些勝仗,沒讓西洋人小看了去!”

翁同聽到這話的前半句,神se卻有些個緊張,抬頭看了看毓慶宮門外站著的幾個小太監,想了想,這才說道:“現在還是太后訓政之時,皇上還需多向太后請教這為政之道才是!”

小皇帝聽了之後,顯然沒意識到自己話語的毛病,也沒有感覺出自己這位老師話語外的意思,起身又拿起一本書,“老師,這是通政使寶廷呈上來的一本史書《帝國的崛起》,說是兩廣總督秦鎧翻譯的,我看了之後,方知英吉利能有今ri的成就,也是因為王室的貢獻!”

小皇帝這話多少有些偏頗,不過這卻是一定程度上受秦鎧書裡影響,秦大總督在抄襲這本《帝國崛起》這本英國人寫的小冊子,他也只是摘錄了一部分內容,畢竟這時代能夠稱之為崛起過的帝國,算足了也不過英法德,荷蘭葡萄牙之流之時海上一霸而已,而其中拿破崙時代的強盛法國早已是過眼雲煙。

不過一旁的翁同穌聽到小皇帝提及秦鎧的名字,眼皮不自覺的跳了跳,以他的眼光,怎麼會看不出這位秦大總督絕對是ri後大清朝廷的重要人物,大清最年輕的督撫外加無數的戰功勳績,ri後不被倚重,那倒是怪事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只是,現在他可沒打算讓這位秦總督到beijing城來佔個位置,雖然,以這位的能力和在朝堂上的口碑,顯然入值中樞也毫無問題,他可聽說了,不光自己這邊對這位頗為倚重,就是位居高位醇親王,似乎也與這位幾千裡外鎮守一方的督撫關係密切。

所以,絕對不可以,也不可能讓小皇帝有任何招這位秦大總督入京的念頭!

想到這裡,翁同接過書來,看了看,笑眯眯的說道:“皇上,這秦烈風確實是個能耐人,不過皇上卻不知,這秦烈風我與他交往過·卻有些恃才自傲,所以免不得得罪了不,皇上可用之,卻要善用之老翁在這裡撬秦鎧的牆角·卻不知道秦大總督知曉之後不免要感謝他一番,雖然在這滿清權貴掌握中樞的時代,即便是李中堂這般位極人臣之頂的大員,在那些太后、王爺眼裡,那也是高檔奴才而已,根本沒有機會入主中樞。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