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鎧提出讓鄭觀應出書來推廣兩廣的經驗,自然是有的放矢的做法,兩廣之地,隨著新學的普及,可謂是民風ri進,學生無疑是這風起雲湧時代的急先鋒,兩廣新學之中自然強調學以致用,但是在學生的思想上全無禁錮的想法。這時代的思想,不是太進步,而是太落伍,所以,任何一種先進的思想都容易在學生之中傳播,所以秦鎧在這方面毫不猶豫的奉行了一個觀點——先下手為強,國家主義,一切以強國富國為目標。
而隨著《廣東新報》的發行,報紙成為了一個很好的輿論導向工具,秦鎧在他的國家主義中倡導科技為先的大工業理念,漸漸深入人心,這其第503章五年的宏偉規劃中,無數加入體系內,或者正在為加入南洋體系而努力的人群,更是對此深信無疑。
議定出發之事後,秦鎧讓宋雲澤去通知正在玩命拉練新兵的水師提督呂翰,自己則把桌案上的公文挑重要的先看起來!
兩廣各府推進中的輕工業生產,近來也是大有改觀,雖然秦大總督在輕工業上並沒有投入任何的資金,但是投入的技術、機器,這才是這時代輕工業崛起的根本保證,徐建寅當初接到這任務時,雖然興致勃勃,卻是深受挫折。
沒有資金,就意味著要發動當地的商人或者有錢人放棄原本的產業來從事這新的輕工業,但是,人都是有惰xing的,尤其的那些有錢人,而中國人小富即安的心態更是如此,賺錢只是為了過上好ri子,一旦過上了好ri子,那就再無拼搏的動力了。
這情況下,徐建寅也非頗費腦筋,好在秦大總督雖然沒給產業投資,還是給了他10萬兩的運作費,而從南洋大學和商業部調來的人手倒是異常的充足,而且各個都是幹勁十足的好手,這倒是解決了他第503章五年的宏偉規劃的大問題。
如何吸引這些人來投資?甚至以形勢來迫使他們來投資!他和秦鎧探討問題的時候,倒是聽到了一句話,讓他感悟頗多,秦大總督其實也沒說啥,他只是隨口的總結了中國近代商人的三大弱點,一是不注重技術人才、二是自視甚高卻只會投機、三是悶頭賺錢喜攀比。
他立刻讓人致函各府知府、知縣,請他們代為向地方上的富戶、大商戶發出邀請參加兩廣產業推介會,每個地方上按照府縣大小,只給予310個不等的名額,每戶限額1名,但是,這名額是以公開方式在地方上張榜公佈、並且派專人把訊息通知到戶。
這麼一來,地方上有能力辦產業的人家可就都上了心,這可是由兩廣總督府簽過大印的榜文,這榜文上的推介會那定然是層次不低,而且聽說各府縣都是名額稀缺,就算是想去,那也得先由衙門裡認定是否有那資格,然後在由府縣衙門簽發公文後才行。
很快,這返回的訊息就讓徐建寅樂的合不攏嘴,各府縣一改之前推進產業的困難,大商戶爭相到衙門裡來要求參加,一時間這名額可就成了緊俏貨,各府縣都急電來求多派幾個名額,地方上鬧騰的不輕,這要求自然被輕鬆滿足了,也讓這些年輕的南洋體系官員們又得了個樹立威信的機會。
考慮到人數眾多,徐建寅決定召開多次推介會,各府縣派發名額後也分期分批來廣州,從去年9月到年底,足足辦了8期,可以說,這8期的推介會雖然各府來的人數不多,但是促動極大,這些商人經營最多的是土產、糧食之類的玩意,但是到了廣州後,他們赫然才發現,自己經營的的玩意,根本就沒有錢途,總督衙門展示的東西,那才叫產業。經營糧食的商家,在這裡看到了糧食加工用的脫殼機、軋面、軋粉機械,原來地方上穀物、糧食收進來後,也就能建起大大的倉庫小心存放,現在赫然發現,糧食可以有大量的下游產品生產,大米可以製成米粉、米餅,至於麵粉之類的更是用途廣泛!
做土產的,原本最多也就是搞些醃臘製品,要知道,兩廣水系資源豐富,這漁業可是異常發達,沿海府縣更是如此,而內陸些的又有豐富的林業資源,原本也就出些個野味山珍,到了廣州,他們才赫然發現,原來的土產業只要和廣州這邊的大海商聯絡好,那可是有多少能賣多少。
而且聽那位鹽運使大人說了,以後鐵路要修通兩廣所有府縣,那乖乖不得了啊,山裡的貨se要裝滿那一悶罐子車皮,那可是不得了的銀子,而地方上原本那些賣不動的醃臘產品和土產,他們在廣州看到了一個新式的罐頭工廠,各種各樣的食物,經過加工裝罐子後,據說可以儲存幾年,而且銷售異常火爆。
而在推介會上,產業的推進再也不是徐建寅和他的產業推進司的事情,一旦產業變成一樁時髦而且前途寬闊的事情,那立刻就會得到幾乎所有人的熱捧……來的都是各家各戶的家主,自然都不是些白痴。
商人們在這裡看到的,那不再是一府一縣的產業,未來產業的產能將是十倍於現在,一旦鐵路開通,那就意味著各地的產品可以通達四方,誰家能生產出更多更好的產品,就能獲得遠比以往更多的利潤,但是……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一切的產業,顯然都不是地方上能夠自己乾的出來的,這一切的產業都是地方上聞所未聞的東西,現在卻活生生的出現在面前,機器、機車、貨車、蒸汽機、大輪船,這些改變舊世界規則的東西出現了,以鹽運使大人的那句話來概括,那就是“不跟上chao流,就將被chao流淘汰!”
這些人當中,幾乎沒人搞得清楚這所謂的chao流是什麼,他們模糊的概念裡,chao流就是那個機器、工廠,但是具體的東西都是懵懵懂懂,不過這並不影響他們去投資產業,鹽運使大人開出的條件根本無法拒絕,自己拒絕了,立刻會被其他人搶了去,到時候自己可就變成被chao流淘汰的那一批了……
徐建寅在廣州工業區由幾家產業提供觀摩區,又安排參觀鐵路和海運,廣州工業區自然是重點參觀物件,而鐵路可以直達的順德府,一個小時的車程,讓所有人都是耳目一新,當地也因為輕工產業辦的十分興旺,成為了這次推介會的一個參觀點。
這第一批商人來參加推介會,都是徐建寅掏的腰包,不過這之後,這些商人回去後,帶著訂立的合同,免不得大肆炫耀一番,對於在廣州的見聞,更是奉為奇珍般只向家族中介紹,而這無疑是在兩廣各府縣都播下了工業的種子,很快就發芽了!
各府縣都有大量公文發來,都是那些未曾有機會參加推介會,但是還有實力開辦產業的大商家、大地主,不過這一次,徐建寅可就非常豪爽的同意在三個月後在召開第二次推介會,畢竟各府縣已經推介了大量的輕工業,他也和秦鎧商量過,還是要注意產業佈局。
雖然目前兩廣地區的產業產能遠遠達不到市場飽和的問題,不過由於大清內陸運輸的疲軟,而兩廣鐵路的建設正在如火如荼推進中,秦大總督估計,以每年開工3000公里鐵路來計算,覆蓋兩廣、閩浙需要兩年……當然,這速度也是保守估計。
在渡過第十三次經濟後的美國,從1887年開始,每年造鐵路的速度是1.5萬公里,在之後的5年內,又造了7.5萬公里,這規模甚至比引發第十三次經濟危機的上一次鐵路大建設的總里程還增長了50,所以秦大總督保守估計的鐵路建設,完全是有膨脹的餘地。
而他之所以只將閩浙列入其中,兩廣加上閩浙,這人口就有將近9000萬人,而緊靠浙江的上海納入勢力範圍的話,自己光憑著這掌控之地的人口、經濟和強大的工業後盾,將足以對抗滿清剩餘的勢力,何況,一旦自己的分化戰略成功之後,願意再修修補補滿清朝廷破廟的大員,那也得估計估計形勢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