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完成對河內圍攻態勢的是波滑少將率領的法國遠征軍第四旅團近7000人的軍隊,其中包括2000人的越南土著營和1500人的阿爾及利亞黑人營。
而駐守河內的數支清軍也收到了提督東線戰事的吳長慶的命令,死守河內,擅自退兵著斬這道急令讓原本軍心浮動的桂軍、粵軍終於安下心來全力防守河內城。
次ri,吳長慶親自率領本部越過紅河進入河內,圍繞城北的鳳山村展開緊急佈防,他親令侄子參將吳東領4營jing第217章有夢才有想兵控制城北戰略要點鳳山村,又急調粵軍參將王則一部2000人至至鳳山村左側佈防,右翼是桂軍參將程儉領兵的3000人,三支兵馬形成犄角陣型。
鳳山村離河內北門不過1裡地,河內的援軍可是隨時出擊,完成調防後,幾路兵馬都徵調了大量民夫徹夜奮戰,挖掘工事,而法國人在前鋒受挫後,倒也沒有立即投入後續的進攻,波滑從越南人那邊大致瞭解了河內駐軍後,也發現進攻全力防守的清軍,光憑藉這自己這支軍隊似乎有些困難。
雙方之間僵持的局面下,唯一能做的就是架設起野戰炮互相轟擊,而慶字軍在紅河上修築的兩座炮臺,也與法國人的戰船發生了一次小規模的衝突。
這一次,慶字軍的炮臺不再是上回戰事中的簡易炮臺,火炮都藏在掩體之內,雙方在she程之內交火後,法國人的木製內河炮艇顯然不如炮臺來的堅固,在其中一艘明輪炮艇“颶風”號受傷後,法軍也暫時停止了從紅河上突破的念頭。
兩次小小的勝利,倒也讓原本士氣低落的第217章有夢才有想清軍恢復了一些勇氣,很快,在相持中,一個巨大的陣地在河內北門外形成了。
鳳山村陣地從外形上來看呈一個大圓弧,陣地的右面是一座佛廟,中間是沿著鳳山村口平行伸展開來的河堤,左面則是一片水稻田,只有河堤與大佛廟之間的路口可以進入村內,因此這裡的工事最多。
這裡由慶字軍吳東親自率領最強悍的前鋒營在這裡設防,左翼的粵軍前營防守竹林環抱的大佛廟,掩護前營的側翼,右翼的桂軍則依託一片高地構築的工事防守前往河內的大道,法國人從正面進攻河內,必須從三個陣地當中突破才行。
看起來防守滴水不漏的陣地,以及後面河內城的支援,似乎構築了一個極為有效防禦態勢,但是這其中卻有一些讓人無法明白的怪異現象
河內城裡的法租界至始至終都在正常的運作中,與大批駐紮在河內的清軍、越南土著軍隊雖然只是一街之隔,雙方卻始終只保持著很微妙的關係,清軍只是派出了一些士兵來回巡邏,而法國人出於自身安全並不隨意出入,但是越南人都在租界和河內城裡隨意走動。
而城裡面越南人和法國人眉來眼去的事實面前,吳長慶早接到了袁世凱的報告,進入河內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派人圍了法租界,不過對於越南駐軍,他卻有些不好處置,雖然這是藩屬國的軍隊,但是隨意抓捕這河內的越南人提督,只怕會引發民變……所以暫時也就加強戒備而已
不過即便如此,河內城的虛實早就被法國人的jian細探聽的一清二楚,此時正北面新橋附近的法營裡,波滑少將正在地圖前仔細的分析對面清軍的戰力,地圖上清軍各支部隊的旗號、編制都被標註的清清楚楚。
對面防守的清軍人數超過2萬人,這絕對是一個可怕的數字,第四旅團全員不過7000人,這種情況下要攻下河內顯然是很有難度的,不過波滑的神情卻顯得很輕鬆,若是防守這河內的是那支標註慶字軍,或許要拿下這座堅城會有不小難度。
但是現在城裡面除了慶字軍,還有前些時候和自己交手的幾支敗兵,城裡還有大批越南土著兵馬,那這局面反而大為改觀,何況孤拔將軍另有戰術安排……
雷州府徐聞縣,這可是遠近聞名的海上絲綢之路的東方始發點,不過……那是老黃曆的事情了,現在的徐聞縣,除了有些個海貨生意,連個像樣的港口都沒有,這裡隔海相望就是那瓊州島,不過現在光有南國風光,卻絲毫沒有引發旅遊業的可能xing。
徐聞縣裡最大的產業是本地的水果和水稻,除此之外,還有就是聞名天下的南珠,不過那玩意,海邊的漁家一年也未必能有幾顆成se好的玩意城東一片看起來有些年代的老宅,不過這門口永遠都是門庭若市,這就是徐聞縣裡真正的大佬裴家。
城裡的老老少少聽到這“裴家”二字,神se都是恭敬幾分,這徐聞城裡五成的產業都和裴家有關係,剩下的五成產業,那幾乎可以肯定是不賺錢的買賣,
裴家在徐聞縣的歷史可以追溯到7代之前,在他們家族祖爺爺輩也是做過大官的,官至廣東三品的布政司參議,之後裴家就開始興旺發達了,開枝散葉之後,所謂富不過三代,這裴家卻沒有因此敗落下去,卻越發興旺起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今天裴家祠堂裡,坐著不下二十人,裴家現在的家住裴盛居中而坐,他三十來歲年紀的,面目白皙,穿著卻是一副讀書人打扮,他旁依次坐著六位年齡各異的家中長者,看年齡似乎都應該是裴盛的叔伯之流。
而下面在座的都是十幾個掌櫃模樣的人,這會兒都坐的端端正正,若是外人看到定然要吃驚一番,這些個掌櫃可都是徐聞縣地方上的大人物,沒人都掌控這一塊產業。
看看人都到齊了,裴盛朝左邊的一個老者拱拱手,“二叔,我們裴家這一次面臨重要的決定,所以我才請各位叔伯都出來一起議議今天也把下面主事的掌櫃叫來了,若是沒有問題,就做個決定”
那老者點點頭,“裴盛,可是為了縣衙裡剛剛頒佈的工商稅務令和勸農令?”
“二叔,正是此事,我們家族的產業,你也是知道的,這徐聞縣能賺錢的買賣基本都在我們裴家了,只是若這工商稅務令正是實施的話,各縣的厘金都不收取了,那外縣的貨物若是比我們便宜,自然會影響到我們的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