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父親是個窮秀才,屢屢應試不第,後來與母親在鄉下村裡安居,開了間私塾,教村裡以及附近村裡的孩子讀書認字。
不知曉他的父親是因為什麼不再在考取功名的路途上執著,而是一心一意只為了這個家打拼。在生下他時,他的父親給他取名“知安”。
李知安的父親曾與和他說過:
人一生追求功名利祿,當官發財,光宗耀祖,但有多少人得志,又有多少人能不忘初心呢?
為父不期望你能金榜題名,官高祿多,只希望你能知曉安寧平靜之樂,對功名利祿不要看得太重,知曉滿足,平安是福便足以。
李知安一生都將他早逝的父親的話銘記在心上從未忘記。但是他卻與他父親不同,一試便中了第,隨即官運亨通、步步高昇,直至官至丞相,富貴逼人。
但是,即便李知安經歷了宦海沉浮、人心不古,他都謹記著他父親的話,從未讓自己沉溺迷失在權利與榮華之中。
李知安曾與父親說起他的平生,說著他的感悟。
人的一生,只有歷經事事起伏,得到又失去,如此才能懂得滿足與捨去。我並不是沒有心生雜念,也許曾經也走歪過,但是慶幸的是走回來了,如此便是大幸,所以才懂了滿足。
我有時也會忘記自己原來的生活,原來的志向,人一得志啊,便忘了根本啊。我的夫人是在我還是窮書生的時候嫁與我的,糟糠之妻,卻是能為我指路之人。
她是個淳樸的農家婦人,對這種富貴官家的生活不甚適應。本以為得到富貴榮華權力,便能讓她過得更好。
但是常常事與願違,他將一切的不順的怒火壓力發洩在她身上,但她毫無怨言,學著那些官家夫人們謹言慎行,一直默默的陪在我身邊。
他的夫人不是個唯唯諾諾的人,亦不是個只會遵照他的意思行事的人。
見他官場不得意,幾近迷失之時,說什麼都見他綁上車,拉著他去外面走走,去看看以前生活的地方,看看田間的小路,說說還在家鄉時簡單淳樸的農家生活。
那時是他的慰藉,一路一路走過來,得到最多的就是鄉親們、百姓們的關愛與支援。他們的道謝、他們真摯的笑容、還有他們支援的聲音,在他看著這便是他得到最好的回報。
他才想起來,這些年一步一步的走來,不就是為了讓百姓們過的更好嗎?守護他們的安寧這才是他的志向啊。
他時常在這樣的煎熬中輪迴輾轉,但是卻始終沒有忘了初心。
見過黑暗才懂得光明的美好。人如果一直生活在黑暗之中,那麼也許就再也找不到光明瞭,而漸漸的會讓自己迷失在黑暗之中,索性他身邊還有人提醒他,他便不再輕易忘記。
李知安是個好官,多次貶謫,多次高升,一朝又一朝的走來,最後也只是淡淡歸隱,安度餘生。
父親還與她說了很多很多李知安的事蹟,從父親這些年這看來,那就像是李知安人生寫照一樣,他們走著同一條路。
父親他,想做個像李知安一樣的人吧,無關其他,就像是那個人一樣,他李知安是父親官場黑暗中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