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蕭莫笙以及蕭府沒有受重罰,從輕發落之事。
蕭莫笙在前幾天,開始反抗,絕食長跪在牢中請求面聖,請求聖上從新徹查蕭府被陷害之事。
他始終堅稱自己是被奸人陷害,此事皆是尹墨尋一人所為,請皇上再三徹查,還他清白。
本以為很多人反對,但是令眾人意外的是,最先跳出來請皇上再三調查的竟然是看似置身事外的卻是這件事主謀者的齊肅。
當時高坐龍椅之上的皇帝靳天眼裡劃過一道暗芒,心中喟嘆道:不愧是老狐狸,但是怕蕭莫笙可不會因此就承了他的情。
靳天不顧其他人的反對準許了,再次派了二皇子靳陌乾細細調查,此時在眾人的譁然下落下帷幕。
蕭莫笙忽然背叛尹墨尋聲稱被尹墨尋所害,定會引起眾人的冷眼,但是卻有人站出來一同請求。
事情為何全推到尹墨尋身上,事情是發生在尹墨尋被囚天牢之後未多久之時。
那個時候,一切都還未有定論,所以一時還有轉機,因為並無決定性證據,二人都可以得到允許前去牢中探望。
就在兩府被禁軍控制之後,尹胥曄請求前去探望,被靳天特赦允許出府了。
尹胥曄那日與俞青兩人一同前往天牢,尹墨尋從一開始便是想先保住蕭府,畢竟一切事由皆是因他而起。
他想,若是安排妥當,蕭府定然能從中很快撇清,置身事外保全住。若是可以亦能在外為他週轉一番,為他脫罪贏得時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除此之外,蕭家庶長子蕭良玉之死,尹墨尋心中有愧,如何也不能再讓他們因他受到牽連。
縱觀事情的來龍去脈,對方不過是想要他死罷了,而蕭府只是其中極為重要的棋子被利用了罷了。
蕭莫笙得知之後極力反對,他怎麼能棄友人於火坑中不顧而獨善其身,是以堅持了許久,但是一直被尹墨尋勸說,利害相勸終是想通了,應了尹墨尋的要求。
若是他一人也罷,但是蕭府上下亦有幾百口人,再者,若是他能提早出去,那也許能幫上忙,令事情有所轉機,而不是在牢裡兩眼發黑,茫然無措,是以便同意了尹墨尋的決定,而後開始了將他先救出去的計劃。
秋後問斬的決定一出,再次令全國轟動,曾受過尹墨尋恩惠的人抗議起來,大範圍的抗議之爭令靳天對尹墨尋的處境不禁又多加猶豫起來。
多年以前他就發現,尹墨尋輕而易舉可以撼動他的聖威,令他在帝位上黯然失色,早有想削減他的權利或是除去的想法。
若不是他無法控制齊肅,以及朝中也無人能與齊肅抗衡,他定會趁此機會除掉這個心頭大患。
如今的尹墨尋雖沒有反叛之心,難保以後不會有。
尤其是自從見識到了尹府出了一個如此能人,小小年紀便懂得運籌帷幄的掌局,可謂是一個不定時的隱患,他難免心中有所憂慮。
但是,再三衡量之下,這一次無論如何尹墨尋也不能有閃失,而他誓要將一切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喜歡謀覆天下請大家收藏:()謀覆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