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九日,尹映梨又早早起了床就在族內各地巡查著,這幾日霄華生長情況頗好,只有少數幾處生長的較慢,但是卻沒有病態,尹映梨十分歡喜。
“梨兒姑娘,霄華長勢良好,由此得知緣由確實是因長汀樹受影響,並非災禍。如此大幸,皆是託梨兒姑娘之福啊。”一位長老感言說道。
這一日,眾人又聚在議室商談,眾人皆是有所知曉所為何事。
尹映梨起身欠身一禮道:“長老所言嚴重了,霄華之幸並非梨兒所能,皆是大家努力所得。”
眾長老皆是一笑,皆是點點頭,感嘆尹映梨放低的姿態以及那謹慎的言語。
“今日,大家聚在這裡,相信大家都應該知道所為何事。”那個拄著柺杖的很嚴肅的長老說道,眾人皆是點點頭看向尹映梨。
尹映梨自是巋然不動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知為何讓她也參與他們一族的議事。
約定一開始便已說好,縉莫一族將甘黍薯送與她救父親尹墨尋,而她留下來救活霄華便讓她回去。
“梨兒姑娘,我等相商,想讓你留在族中,與我等一同生活,不知你是否願意?”眾人相視一眼,皆是點頭應和,而後姬瑜將此時道出。
梨兒見他們如此嚴肅,本以為他們有其他要事與她相商,可聽了之後大為震驚,她那藏在袖襟中的手微微抖了抖,心中一顫,似有什麼在心中衍生,她久久說不出話來。
這說明他們對她保持著高度信任,已將她視為族內之人,能讓這樣的一族接受,如何不榮幸,她有些動容。
“如何?我等皆是願意梨兒姑娘留下來,若是你覺得獨自一人不甚好,我便派人去將你家人一同接過來。你,意下如何?”姬瑜見她斂著眼簾,未有動靜,又補充說道。
“我族並非接受不得外人,如今族中亦是有族外之人。他們與我族之人結合而留下來的亦是不在少數。若是你害怕住得不好,且放寬心,族內之人皆是歡迎你們的,你的……”
“梨兒……”尹映梨輕聲打斷了姬瑜的話,“梨兒並非不願或是害怕,若是拋棄其他,梨兒許是會毫不猶豫的選擇留下,畢竟梨兒甚是喜歡這裡。”
她沒有說謊,在這裡生活著很輕鬆很自由,不用擔心任何對自己不利的事情,簡單,純粹,比任何地方都要好,她愛極了這裡,但她不能留下。
“只是,梨兒有必須守護的家人。父親為官多年,關心天下百姓疾苦,不願辭官歸隱,梨兒不能不管不顧。”
尹映梨想起尹墨尋每每談及巡查各地民生時所遇之事時的感慨與欣慰,每每為民生疾苦的痛心疾首,每每為他能為東祁百姓付出一點而盡心盡力,為官時的意氣風發時皆是很多話無法道出。
即便身處危險之中他也未曾想要後退,她想守護在他們身邊,可以站在背後支撐他們,她想做一個這樣女兒,這樣一個親人,為他們守住身後的人。
“梨兒喜歡這裡,非常喜歡。但是家人卻是梨兒最重要,最在乎,最愛的人,他們需要梨兒,而梨兒也需要他們。所以,請恕梨兒不能留在族中。梨兒多謝族長、長老以及族人的好意。”
尹映梨說著說著,聲音有些哽咽,淚潤溼了雙眸,可她卻在笑著,那淺淺的梨渦像是漾著水紋的渦輪,彎彎的雙眸閃著淚光十分的耀眼,令人看了不禁心有動容。
“唉,也罷,也罷,”拄著柺杖的長老嘆了口氣,“強求不得啊,若是有朝一日你想避世,縉莫一族之門永遠為你大開,你且記住便可。”說完,長老拄著柺杖起身,彎著背蹣跚遠去。
眾長老皆是如此道是,眾人皆散了去。
尹映梨看著他們的背影,心中滿是感動。原來他們早已將她當做一家之人看待了,她何德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