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映梨自從宮歸府之後,又埋頭在醉梨閣中研究,還一邊讓綺寒綺萱注意著外面的動靜。
翌日,皇上便又派人再訪南洛,又一邊派人徵糧,將徵到的糧送往穎陌河一帶,一邊安撫民心,一邊加快與南洛換糧得程序。
經過半月餘的談判,出使南洛的使者歸來,並帶回了好訊息。
南洛同意以國庫屯糧的四分之一換東祁的四百匹旭陽寶馬,並派人護送糧草與東祁使者一同回東祁。
這已是東祁盡最大的力得到的賑災之糧,這也是最低的限度熬到深冬,也就是可以熬到來年初。而如今還未到十二月,還有許多得從長計議。
在聽說南洛換糧之行成功之後,尹府裡一陣歡喜,穆秋就著尹映梨的提議,將府庫搬出,再自行籌糧,準備親自將籌到的糧食一同送往穎陌河一帶,親自迎尹墨尋歸來。
又半月餘,急報而歸,賑災之行雖行,卻不見盜匪放人,只見盜匪聚眾居於城中,尹丞相依舊被困,雖性命無憂,但依舊令人焦急。
城中人有話:“上天之災,君與民同受。如今聖上遠居皇城,定是無法,尹丞相身為丞相,愛國愛民,理應替君身受。待我州府之民渡過今年重旱,定將尹丞相平安盛禮送回祁臨。”
訊息傳回,再次使得朝野震驚,皇帝與眾臣盛怒不已,有臣直言盜匪作亂犯上、目無法紀、欺人太甚,應立即派軍圍剿,以絕後患。
但,未過兩日,有書信從災區傳來,是為被困的丞相尹墨尋親書。
書中丞相尹墨尋有言:請求聖上切莫出兵鎮壓,如今災民集結,若是局勢擴大定會動搖東祁民心。他並無性命之憂,正如盜匪所言,請聖上安心處理朝事,他定會今早處理災情一事,待回朝之時再請罪。
盜匪扣住人,無非是想令朝廷持續賑災,雖冠冕堂皇,卻說的又無錯,更是民心所向。
自古還有‘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之說,更有‘君主之錯,天災人禍,民受矣’之雜論。
當尹映梨聽聞此事心思落定,府中穆秋日日擔憂,寢食難安,自傳來尹墨尋被困已消瘦了許多,額見顴骨凸起,甚為驚心。
尹胥曄每日都在外面奔波徵糧,往遠處尋去,每每皆是尋得不多而歸。全府上下皆為此事憂心,無人敢大聲出氣。
自收到尹墨尋的平安信以後,尹映梨便日日閉院不出,研究其父、其兄及他人贈與的典籍雜論趣聞,本就不豐腴的小身子也瘦了下去,臉上一點點的嬰兒肥也不見了,整個人看起來成長了許多似的,但卻是擔憂過重,勞累所致。
十二月初八,正是每年的臘八節,今年的臘八節聖上尤為重視。皇帝早早就親自領著文武百官到皇家祭祀壇祭祀,不僅僅是要祈求上天讓東祁平安度過今年,亦要感謝並祈求神靈及先祖的護佑,更是祈求來年的豐收,不讓今年之災再現。
是以今年的臘八祭祀尤為慎重繁複,以往持續一日便可,如今卻是要連祭三日。
全國上下皆是慎重對待,皇上大赦天下,輕徭薄賦、緩刑、開放山澤、停收商稅、減少禮儀性活動至年底,意在以示誠心,求得上天庇佑,緩輕災情。
尹映梨在這一個月中第一次踏出了醉梨閣,她急急跑向主院。尹胥曄代表尹府去了祭祀禮,穆秋則在院中照看尹胥澄。
尹映梨進了院中與尹胥澄小玩鬧了一會兒,才與穆秋道出她的想法。
她在這月餘時間內,將所有能檢視的書籍全都檢視了個遍。
那日在御書房中皇帝靳天的問話她沒能回答上來,她亦無法做到。查詢典籍雜論野史,意在尋得能令穎陌河一帶往後能平安渡過旱災之糧植。
功夫不負有心人,她在這一屋的野史雜論典籍中尋得一糧植,名為甘黍草,此草盛產一種甘黍薯,極耐寒又耐旱,適合生長在偏貧瘠的地區,且果實產量甚多,甘甜又可飽腹,類似甘薯。
其生長在我國偏北的廉清州境內的謅峴山一帶山林之中。謅峴山一帶人跡稀少,據說住著一隱族——縉莫一族。
縉莫一族生活在此已有千餘年,避世隱居,不允許族外之人踏入族地之內。
與世隔絕的他們被謅峴山一帶森林的迷霧與瘴氣保護,這形成了一種天然的保護層。若是沒有縉莫族人的帶領,難以進入山林之中,更別說靠近族駐地了。
書中記載寥寥幾句,就連民間傳聞也甚為稀少。尹映梨派人暗中探訪,卻無功而返。方才綺寒歸來,確認了謅峴山確實有這一族之說,也尋到了甘黍薯的植被。
派出的人,曾深入林中,卻再也沒有出來,這令尹映梨十分好奇,更是有迎難而上的決心。若是能得到此糧種,那麼災情剩下的問題都將迎刃而解,而她的爹爹也能早日歸府。
穆秋聽後,心思大動,卻思其兒女年齡尚小,她多有憂慮,但終是抵不過兒女相繼勸說,與尹墨尋的摯友禮部尚書蕭莫笙商議後,決定秘密出城前往。
尹映梨眾人日夜快馬加鞭,本是月餘的行程,愣是縮短了一半,在抵達謅峴山附近的小村落落腳之時距離除夕僅剩六日。
喜歡謀覆天下請大家收藏:()謀覆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