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功德即將圓滿了。”
伏羲是天皇,擁有著人族氣運加持,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天道軌跡之內。
伏羲治世五十年,人族也在這五十年之間,發展速度甚比千年之久,同時在伏羲五十歲那年,他被整個人族跪拜為皇,是為天皇伏羲。
卻說人族自從伏羲教導了漁獵,並定下親屬間不得通婚的規矩以來,人族在與野獸的搏鬥中傷亡越來越小,吃的肉多了,新生的嬰兒體質也大大增強了,成活的也比從前要更多了。
數十年間,人族數量攀升,多達數倍之多,人口多了,食物就成為了最大的問題。
一個小部落,人數都可以達到百萬之距,其中老幼佔據七成,剩下三成每日都必須獲取到自己兩倍的食物,才能供給整個部落吃食。
無論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還是海里遊的,都臨近貧瘠,這個問題就算是伏羲一時間也難以想到好的辦法。
神農氏的名氣也傳了出去,一時之間,神農氏在人族中的名聲大振。
不久之後,遠在陳都的伏羲,也聽聞神農氏的做為,不由對其大感興趣,此人居然解決了自己都為之頭痛,苦思冥想而不得解決之道的食物問題,看來其必是一位真正的大賢。
此時的伏羲,成為人族共主已經近百年,在創出八卦之後,伏羲便知曉自己已是功德圓滿,留在人族的時日怕也不多了,於是,伏羲也開始尋找能繼承自己,成為人族共主的人。
如今知曉神農氏之後,便決定見見他,看看神農氏是否一心為人族,是否有資格成為新的人族共主,於是,伏羲從陳都出發,向姜姓部落而去,姜姓部落的人在得知伏羲這位人族共主要來自己部
落之時,不由的都有些激動和光榮。
在姜姓部落裡伏羲見到了神農氏,在神農氏向伏羲見完禮後,伏羲便與之交談了起來。
越聽伏羲越是心驚,內心更加認定,神農絕對有資格繼任人族共主之位。
“神農氏,你之治理之能絕不在我之下,不若隨我回陳都如何?”
“待你熟悉人族事宜之後我便將人族共主之位傳於你。”
神農聞言大驚,“神農乃是一介農夫這如何使得,共主還是另擇大能吧。”
伏羲微微搖頭,“適合不適合,隨我去陳都一趟不就知道了,況且,也只有在陳都,你只能力才能更加便捷的幫助到天下人族。”
神農轉念一想,這也確實,姜姓部落地理位置比較偏遠,就如同五穀之物,若是再陳都當是能第一時間傳播打扮個人族。
神農沒有再次拒絕,而是點點頭:“若是可以幫助到人族,神農在所不辭。”
伏羲帶著神農回到陳都,便將一些人族事宜交由神農打理,神農手握大權,漸漸的展露出了他身為地皇的天命,改良農耕,發展畜牧,年輕有力著外出狩獵,老幼之能著便跟隨著一起農耕。
僅僅一年時間,便將陳都附近大部分部落脫離了貧瘠無糧的狀態。
同時伏羲也在此決定禪位與神農,並且加緊建築禪位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