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闖入決賽之後,也少不了陳然的風頭。
許多華夏記者和球迷一口認定,原本老老實實打球的李娜在這次奧運會里顯得比以前狡猾許多了,竟然知道利用比賽規則來使用計謀了。
這一點都不像她啊!
那麼真相只有一個,是陳然的言傳身教。
要知道這傢伙自從16歲出道開始打巡迴賽以來,便以狡猾奸詐出名,各種心理戰的手段層出不窮,簡直是華夏運動員裡的異類。
李娜被他帶壞了啊!
大多數人為李娜闖入女單決賽歡欣鼓舞,但也有少數鍵盤俠,專家,公知一流酸溜溜地吐槽道,用盤外招獲勝,這種比賽贏了也不光榮。
這群道德衛士也不看看華夏運動員被國外的盤外招坑了多少次?
至於體育局的那幫老爺們,雖然心裡不是很認同這些行為,但畢竟成績是第一位的,其他都是次要的,所以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只不過李娜在返回更衣室後,還有些恍惚。
她既帶著闖入奧運會女子單打之後的狂喜,又因為自己使詐了而感到一點焦慮。
李娜也研究過陳然的職業生涯。
那小子從十六歲打職業巡迴賽開始,就對心理戰樂此不彼,甚至還飆出了曠世驚言:老子是來打球的,不是來交朋友的。
這之後,莎拉波娃也說過類似的話,但在外界看來這只是在模仿她的前男友而已。
“為什麼他十六歲就能想得這麼透徹,而我都26歲了,還那麼在乎他人的看法?”
李娜清楚,自從今天之後她和薩芬娜的友誼小船徹底翻了,沒有任何修復的可能性。
當然,她也沒什麼好後悔的。
李娜甚至確信,如果她向陳然去訴苦自己因為這場比賽而失去了一個姐妹,後者多半會對此嗤之以鼻:在職業網球的世界裡,姐妹有個勾八用,別在老子面前這麼矯情。
站在陳然的角度。
如果奪得一個奧運會冠軍或者大滿貫冠軍,就要失去一個朋友的話,他一定會事先跟所有ATP球員搞好關係,然後一個一個親手粉碎他們!
總之,他們兩個人的思維不在同一頻道。
李娜開啟更衣室裡的電視機,觀看著第二場半決賽。
“咦……難道我的對手不是莎拉波娃了?”
在賽前,媒體普遍看好莎拉波娃可以擊敗她的同胞的德門蒂耶娃。
畢竟,無論是從實力還是人氣,莎拉波娃都佔據著明顯的優勢。
然而,莎拉波娃畢竟有傷在身。
本來嘛,她的肩傷在可控範圍,並不嚴重。
但奧運會的比賽賽程太緊張了,而比賽又是激烈無比,球員幾乎連休息調整的的時間都沒有。
連續五天的比賽,也讓莎拉波娃的肩傷加劇,變得不可控起來。
莎拉波娃無法堅持,不得不選擇了退賽。
她甚至表示自己有可能退出即將到來的美國網球公開賽。
德門蒂耶娃直接收穫,進入決賽的大禮。
莎拉波娃天才少女出道,這也意味著年輕的身體也不斷和那些成年人去對抗,而所有參加的比賽都是高水平的巡迴賽。
所以在原時空,30歲以後的莎拉波娃的表現,是遠遠比不上李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