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哥只是隨口一問,也算是走走過場,意思一下。
但很快,他就被陳然的建議給震驚了。
他自己也是營銷高手,自然知道這“砍一刀”的方式,將極大限度的增加網民的參與熱情。
因為這種“砍一刀”等同於網路上的砍價,華夏老百姓在買東西時也最喜歡砍價了。
這是什麼天才設想啊!
不僅東哥震驚,連小馬哥也震驚了。
這個時空,遠沒後世那麼多的APP軟體。
京東網又有QQ在引流,再推出“砍一刀”的戰略,完全可以想象他們只需投入比前世“拼多多”少得多的成本,便能達到類似的宣傳效果。
“這算不算降維打擊?”
陳然的內心也被自己逗樂了。
或許自己的無意之舉,後世的“拼多多”可能就無法殺出重圍了。
算了,跟老子有什麼關係。
反正老子是受益者,那就夠了。
這一次,企鵝和京東網贊助中網,也是陳然出的主意,希望能借此增加中網的影響力。
小馬哥和東哥,也非常買面子,大筆一揮,給了中網一筆可觀的贊助費。
好巧不巧。
因為目前華夏國內熱烈的網球氛圍,又加上今年有陳然這個世界第一參加中網,讓比賽門票供不應求。
加上這次企鵝和京東網的大筆贊助,中網組委會激動地宣佈,今年的第四屆中網,正式實現盈利了!
有時候不得不承認西方國家對於職業體育商業運作的成功和嫻熟。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美網的獎金一直是四大滿貫裡最高的,但它發給球員們的獎金只有營收比例的15%。
從中便可以想象美網的比賽是多麼賺錢。
法網、澳網、溫網每一年給予球員的獎金佔據收入的比例稍微高點,但也不到20%。
但溫網有一個特殊的地方,他們為了保持傳統,非常傲慢地拒絕了所有廣告植入,這其實也影響到了商業收入。
其他的幾站海外大師賽,基本也是能保持不低的盈利。
可是中網就不同了,甚至在華夏舉辦的許多巡迴賽,基本是入不敷出,花錢賺吆喝。
這個虧空,基本由主辦方自己掏錢來填補虧空,只為了擴大影響力。
今年,中網能夠盈利,也算是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
……
“其實還有出場費的關係。”
陳然深知,ATP500賽想要盈利,必須要控制好出場費的支出。
因為500賽不像1000賽是強制的,你不給頂級球員出場費,人家是不願意來的。
所以從這方面來講,反而深圳大師賽的開支比中網來得低。
中網的全稱是“華夏網球公開賽”,由於名字取得已經如此高大上了,即使男子方面是ATP500賽,以華夏人一向愛面子的傳統,這個陣容必須得豪華。
要不然就對不起這個名字。
“所以還是賽事級別原因。”陳然心知肚明。
像女子賽事方面,就是超級大師賽,那是強制賽。
WTA裡的頂尖球員,都是搶著參加,為了積分和獎金,所以不存在給出場費的情況。
所以名字取得這麼高大上,為了能夠匹配,還是得想辦法提升賽制級別。
但目前為止,九站大師賽是定死的,很難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