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比0!
三個破發點!
頓時,剛剛鴉雀無聲的華人球迷激動了起來。
宏偉的羅德·拉沃爾球場,鑼鼓喧天,紅旗飛揚。
不可思議!
如此劇本,哪個編劇能夠想出來?
競技體育的魅力和不可預知性,在這一刻體現得淋漓盡致。
陳然握了握拳頭,然後馬上又放下。
現在還不到慶祝的時刻,因為他還沒完成破發。
還差一分!
最好再送一個對方逆向的“love&ne”!
此刻,費德勒雙手叉腰,仰望著漆黑的天空。
上帝啊,你這是什麼意思?
難道真不想讓我拿次大滿貫嗎?
如今已經是澳洲時間的晚上十二點了,當然網球比賽打到午夜是非常常見的,也算是網球文化之一。
陳然悄悄地往後退了幾步。
他要爭取穩妥地接好對方的發球,然後再徐徐圖之。
費德勒的發球水準下滑了。
這很正常,這麼久的比賽,這麼煎熬的過程。
無論是陳然還是費德勒,他們都是血肉之軀,不是機器人,起起伏伏是必然的。
“他應該還會刻意去追求速度。”
“尤其是之前的經驗,羅傑應該不敢嘗試降低球速。”
畢竟陳然的“SABR”戰術也讓對方忌諱不已。
就在這個位置來接發球,成功可能性會大一些。
這是陳然無數次練習之後得出的經驗。
“在網球比賽裡,握有三個破發點,最終沒把握住的例子比比皆是。”
“所以我絕不能掉以輕心!”
陳然深吸了一口氣。
費德勒一發。
一區,內角!
他選擇繼續去壓制陳然的反手,並追求將球速提升到極致。
“希望一發成功吧!”費德勒祈禱著。
如果是二發的話,他的機會就小了許多。
成功!
網球沒有觸碰到球網,併成功進入一區內。
咦,陳然的站位?
費德勒終於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低階別的錯誤。
他剛剛在發球前,觀察過陳然的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