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陳然和李娜一起進行了訓練,而網球運動管理中心的主任孫晉芳也來到了現場觀看。
孫主任是一臉憂心忡忡的樣子。
2004年,又是一年奧運年。
華夏體育系統裡的任何一個管理者,奧運年就是大考。
同樣,華夏網球也任重而道遠。
別看陳然是兩屆大滿貫得主、年終第一,這並不意味著他可以穩拿奧運會金牌。
要知道乒乓球隊即使是雙保險出擊,都不太放心。
國際網球聯合會規定,奧運會網球的單打專案一個國家最多可以有4個球員參加,可國際乒聯規定,乒乓球的單打專案一個國家最多兩個球員參加。
原因在於前者知道網球的競爭足夠激烈,他們不用擔心一家獨大;而後者是知道如果乒乓球也有4個名額,那麼前四名極有可能都是同一個國家的,這項運動就廢了。
“好球!”孫主任拍著手掌,大喊一聲。
李娜剛剛衝到網前,揮拍打出了一個漂亮的擊球,直落死角。
陳然也豎起了拇指。
對方的確進步了,比起半年之前幾乎判若兩人。
22歲又沒有大的傷病,的確快速漲球的年齡。
最重要的是,李娜已經不再是開拓者了,而在她的前面已經有陳然這樣的領軍人了。
“娜姐,你這次澳網的目標是什麼?”
“我也不知道,希望能贏一場吧。這可是大滿貫啊,我一想起來就緊張不已。”
“或許你能走得比我更遠。”陳然有些幽默地自嘲道。
李娜的籤運不錯,在第一輪遇到的是一個非種子選手。
“薩芬休息了這麼多,肯定不是你對手啦!”她滿不在意地說道。
這時候,孫主任走了過來,語重心長地說道:“我這裡祝你們兩人澳網好運。另外,今年還是奧運年。我們任務繁重……”
頓了頓,她目光轉向陳然:“小陳啊,我知道可能在你心裡大滿貫大於奧運會。但華夏有自己特殊的體制和標準,可能站在我們的視角里除了足球世界盃之外,任何一個單項專案的最高榮譽都是奧運會。”
“我明白!”陳然點點頭。
“你現在已經取得了很多榮譽,但國內還有許多人議論紛紛,給予不同意見,尤其是那些網友眼中的老頑固。我想說的是今年是一個絕佳的機會,你可以讓國內的那些老頑固徹底閉嘴。”
陳然突然想起了自己的老毛子教練謝爾蓋。
他曾經也告訴過自己,前蘇聯或者今天的俄羅斯和華夏也有相似之處。
俄羅斯本來就是網球強國,大滿貫冠軍對於他們而言並不稀有。
所以當許多俄羅斯人聽到你贏得大滿貫時會反應平淡,但當你贏得奧運會金牌時,他們才會激動地豎起拇指。
“對我而言,這一年就是大考了!”陳然回了一句。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