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陳然無法再活躍在巡迴賽和四大滿貫的舞臺,那麼網球在華夏的熱度必然會下降,這些網球記者的工作量也會大幅度減少。
這也是陳然不同於姚明的地方。
因為無論是否有姚明,籃球都是華夏排名前二的運動,而且還有一個CBA可以保證籃球的基本盤。
相比較之下,網球的基礎的確太薄弱了。
而對於那些幸災樂禍的外國人,尤其是歐美人而言,他們可太喜歡陳然成為下一個休伊特。
當然,無論如何,陳然單單隻憑藉著2003年的戰績,就已經註定在退役後必然可以進入國際網球名人堂。
沉默了一會兒,陳然緩緩而道:“我無法肯定地說自己在未來幾年一直能夠保持2003年的競技狀態。不過我始終有危機感,也清楚該如何長久的保持競爭力。”
“現在是十一月中旬,離澳網開幕還有兩個月多點的時間。”
“很快,我們就會知道答案了。”
什麼答案?下一個休伊特!
這是許多歐美媒體的預測。
在2003年風光無限的陳然,將會在2004年重蹈休伊特的覆轍。
休伊特在今年的澳網止步十六強,一度跌破無數人的眼鏡。
不過當時許多人以為這只是老虎打了一個盹,但事實是這是休伊特墜崖下滑的開始。
整個賽季下來,休伊特只拿到了一個區區250賽的冠軍。
你敢相信這是兩個大滿貫得主,連續兩年拿到年終第一和年終冠軍的選手交出的全年成績單?
有了休伊特的先例,加上這段時間陳然的確有些吊兒郎當,不是和女星傳緋聞,就是醉心於副業如代理網遊,還有閒情逸致出單曲,這讓許多人覺得陳然遲早會走上休伊特的道路。
其實華夏記者還算含蓄了,他們說得很隱晦,不會點名道姓地說出“休伊特”的名字。
可這些歐美媒體一點都不客氣,尤其是一向我行我素的美國記者,直接光明正大地點出了“休伊特”的名字。
雖然他們針對的是陳然,但最受打擊的反而是那個澳洲野兔。
“老子不就低迷了一個賽季嗎?搞得老子好像要退役一樣!媽的,這些噁心的記者!”
休伊特也參加了年終比賽,好在他涵養還算不錯,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緒。
但在那一刻,他真有從揹包裡拿出網球拍砸在那個美國記者身上的衝動。
這一回,陳然不得不當起了老好人。
“任何人都有低迷的時候,你看巴西球星羅納爾多也上演了王者歸來的一幕。”
“我相信明年的萊頓,依然會是職業網壇最具競爭力的選手。”
雖然他嘴上如此說,他非常清楚按照原來的歷史軌跡,澳洲野兔的確不再有風光的時刻。
大滿貫,年終,以及大師賽,他以後是一個重量級冠軍都沒拿到。
人們以為他會統治職業網壇,結果他泯然眾人了。
在結束採訪之後,陳然一生不響地離開了新聞釋出廳,同時還捧著那座銀光燦燦的“年終第一”獎盃。
他默默告訴自己不會成為下一個休伊特!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