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高球,在這裡是一個非常冒險的行為。
“看來的確應該在巴黎大師賽之前,報一站巡迴賽來的,即使沒有出場費……”
“看來有些託大了!”
陳然暗自嘀咕著,當然這也只是說說而已。
如果時光倒流,陳然大機率還是繼續慢悠悠地呆在國內,等時間差不多了才動身前往巴黎。
在陳然的內心有一種聲音在呼喊:區區一個500賽,給的出場費那麼低,憑什麼讓我去?小日子那邊開來那麼高的價格,我都沒去呢。
無論是瑞士巴塞爾500賽還是奧地利維也納500賽,畢竟不像魔都、東京或者迪拜那麼財大氣粗。
對方的賽事組委會非常乾脆地表示,出場費就15萬美金,我們就這點錢,伱愛來就來,不來就算了。
羅迪克本來也不想參加的,但為了在積分上能追趕陳然,咬了咬牙接受了這個堪比“侮辱性”的報價,但也只是選了其中一站。
不過這麼對比的話,羅迪克可比未來的西班牙新天王阿爾卡拉斯純粹多了。
後者當年也在追趕世界第一的德約科維奇,但也因為巴塞爾和維也納的出場費談不攏,然後選擇了先報名再退賽,而最後卻是扭扭捏捏地表示:俺有傷!
當然彼時阿爾卡拉斯的心態和此時陳然的心態是一致的,用一個網路的詞語來形容,那就五個字:宗師不可辱!
你的報價是對一個“網球宗師”的侮辱,老子寧願放棄追趕世界第一的機會。
當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
另外,網壇天王阿加西在美網結束之後一直休假,除了打了一場表演賽賺一些外快,任何正式比賽都沒打,比陳然還躺平。
他也是到了巴黎大師賽快開始的時候,帶著老婆格拉芙慢悠悠地抵達此地,竟然比陳然還晚來了一天。
反正年終第一是沒什麼機會的,而自己的排名也不太可能跌出前8,所以年終總決賽是穩的,來巴黎就當旅遊散心了。
還有世界第三的費德勒和第四的費雷羅。
費雷羅打完東京賽後也一直在西班牙休假,選擇空降巴黎,也僅比陳然早了一天。
至於費德勒,他參加了在家鄉瑞士巴塞爾的比賽,不過沒有前往維也納。
陳然顯然也懂這裡面的套路。
巴塞爾方面的出場費,估計大頭都給了本土的費德勒,哪有多餘的錢邀請其他頂級選手。
另外站在他們的角度,肯定也更希望費德勒可以拿下家鄉比賽的冠軍。
“世界TO5的選手裡,老子是最苦逼的!”此刻,羅迪克罵罵咧咧地來到了球場上。
在奪得東京賽冠軍後,羅迪克接受了維也納組委會堪稱“侮辱性”的報價,結果只拿了一個區區四強。
四強多少積分?只有180分!
雖然這對於TOP50左右的選手而言是一筆巨分,但對羅迪克這樣世界排名第二的選手而言,毛用都沒有。
500賽,至少要拿到亞軍的300分,才有可能縮小和陳然之間的差距。
180分,完全是杯水車薪。
累死累活打了這麼多比賽,而且還只拿了這麼低的出場費,竟然只有這個成績,簡直讓羅迪克氣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