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即使ATP巡迴賽上打滿三盤,都已經讓不少職業球員叫苦連跌了,更何況大滿貫賽事的五盤大戰。
對於陳然而言,他的體能比起澳網期間已經進步許多,但依然累得夠嗆。
他在醫療室裡進行了水療和按摩,足足一個半小時之後才來到新聞釋出廳。
“羅迪克晉級了嗎?”陳然坐下後,第一時間和相熟的華夏記者問起。
“晉級了,非常乾脆地3比0!”來自《體壇週報》的周遠面色複雜地說著,“全場比賽不到1個小時30分鐘。”
“這麼快!”陳然聳了聳,面色也變得不怎麼好看。
羅迪克這傢伙的狀態也太好了吧。
如果這是紅土球場,他自然不會將羅迪克視為競爭對手,簡直可以手到擒來,將其玩弄在鼓掌之中。
如果換成像澳網那樣的慢速硬地,陳然也還是有一定把握制伏羅迪克。
如果是在美網這樣的快速硬地,陳然雖然心裡沒底,但也有信心和羅迪克一戰。
可這裡是溫布林頓草地球場,陳然又連續經歷了兩輪五盤大戰,面對這種天賦異稟的頂級球員,比賽就會變得很難打。
“中美兩國的超級巨星在溫布林頓的八強戰相遇,這一定是上帝的安排!”來自美國的記者興奮不已。
自從今年澳網第三輪之後,羅迪克和陳然在巡迴賽上一直沒有相遇,這次溫布林頓的4分之1決賽是兩人第二次相遇。
陳然很快收拾心情,笑道:“行吧,我也期待和安迪的第二次碰面。不過話說回來,我能達成‘陽光雙冠’的榮譽,安迪也是有功勞的。”
畢竟在邁爾密大師賽的半決賽裡,羅迪克和阿加西這兩個美國人大戰三個回合,而且拼得異常慘烈,把阿加西這個老頭兒累得夠嗆,也讓陳然以逸待勞。
陳然主動抬起這個,在場的一些記者都笑了。
然後,一個來自華夏的娛樂記者十分八卦地說道:“陳然,你的搭檔莎拉波娃止步了十六強,請問你怎麼看?”
不愧是狗仔,又來找新聞了。
“她才十六歲,就闖入了溫布林頓的十六強,了不得的成就。”陳然只好給予讚美之詞,“要知道我十六歲的時候,還在打ITF希望賽。”
其實老子十六歲的時候剛剛重生來著。
“那你們的混雙呢?”
“我們已經打入了半決賽,希望能更進一步。”
混雙比賽雖然不重視,就像贈品一樣,但如果能夠進入決賽,甚至奪冠的話,陳然也是樂見其成的。
“你們之間……”這個狗仔繼續問道。
“我再強調一遍,我們都是未成年,你如此揣測是非常不尊重人的。”陳然用中文怒斥著這個不知道來自哪個娛樂雜誌的記者,“來採訪網球比賽之前,首先了解一下比賽規則。”
“那麼多混雙搭檔,大家純粹只是來比賽而已。”
這時候,陳然覺得《太陽報》的記者都比這傢伙可愛多了。
人家只想著用報刊的三版女郎和陳然牽線,倒是沒想到在陳然和莎娃身上做文章。
這個狗仔被陳然訓斥了一頓,然後悻悻地不再說話,心裡嘀咕著:老子是娛記,就是來整花邊的,學什麼網球知識。
如今,陳然和姚明雖然是華夏體壇的兩大頂流,但姚明很少會吸引娛樂記者的注意力,可能大家覺得這個身高,加上已經有一個固定女友,很難引起緋聞。
然而陳然比賽時,身後總是會跟著一些娛樂記者。因為這幫傢伙總覺得陳然的身上,有很大的娛樂新聞價值,如同英國的貝克漢姆一樣。
另外一點,就是比賽性質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