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同學心懷大志,總想著復興我們的傳統樂器,讓那些認為西方樂器高貴的人,對我們刮目相看。”
“甚至有些人跑去國外,專門去學習他們的音樂知識,想要融入我們的傳統樂器之中。”
“這樣的做法有錯嗎?”
“當然沒錯。”
“錯的是方法。”
“首先,音樂沒有貴賤之分,樂器也沒有貴賤之分,如果有人心存西方樂器就是比傳統樂器高貴,或者是傳統樂器比西方樂器高貴,那就大錯特錯了。”
“人們都說我是天才,其實我和你們一樣,都只是普通人,只不過我的思維比較跳躍。”
“你們要學的不是怎麼融入西方音樂,而是要想著怎麼用我們的傳統樂器,去彈出所有的樂譜。”
“一首交響曲就必須由西方樂器去完成嗎?”
“你們有沒有想過,用我們的傳統樂器,也去演奏一首交響曲呢?”
“音樂是相通的,儘管有些音符不同,但只要你們可以用自己拿手的樂器,去彈奏出每一首曲子,那時候就是傳統樂器崛起的時候。”
……
“啪啪啪……”
說到這裡,下面的那些學生鼓起了熱烈的掌聲,一個個激動的小臉通紅,也不知道他們是不是真的聽明白了。
在場的那些老師也是互相看了幾眼,眼神中透露出欣慰的神色,想來對郭子墨的話也是贊同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舞臺上的郭子墨繼續道:“或者你們不用去糾結西方樂器或是傳統樂器,讓他們融合在一起也可以啊。”
“就像是我在法蘭西國家藝術學院的那首賽馬,他們融合之後不好聽嗎?為什麼非要去計較是什麼樂器呢?”
“所以,你們要放飛自我,讓自己的思維變得活躍,樂器只是一種工具,具體要怎麼去用,那是身為主人的你需要做的事。”
“而不是遇到什麼事以後,自己先想著這種樂器無法演奏曲譜,特定的曲譜需要特定的樂器,這樣只會固步自封。”
……
郭子墨繼續他的講課,說到激動之處,總是會惹來許多的掌聲,就連許多老師也不例外。
在他講述的期間,學生們也都非常自覺,沒有任何無關聽課的舉動,那種狀態比之自己的導師還要乖。
“別說,這孩子說的還真對,這雖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教學,但卻讓這些學生少走了很多彎路。”一位老師說道。
“難道你就沒有什麼啟發?”楊文尚校長說道。
“當然有了,自從看了他那首賽馬以後,我就有了想法,只不過在我嘗試的時候,還是有些阻塞。”
“這就是我們這些老傢伙不足的地方了,讓我們守護可以,但讓我們去創新,總是會跟不上。”
“是啊,一會等他講完以後,一定要問一問他,如何去變通。”
“放心吧,不用你問,下面那麼多學生,別看他們聽著津津有味,估計也是一頭霧水。”
“呵呵,也是。”
……
兩位老人對於郭子墨給了充分的肯定,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想要從郭子墨這裡取取經。
就像楊文尚說的,他們可以守,不至於讓老祖宗留下的東西被遺忘,這一守就是幾十年,還達到了各自的巔峰。
但這也限制了他們發揮,一個人幾十年如一日的去按部就班的做,臨老的時候想要改變,這談何容易啊。
一個人一旦習慣了一件事,再想要去改變,無異於登天,長年累月的常識,怎麼可能說改就改。
喜歡國藝大師請大家收藏:()國藝大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