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喲,胡姨,我還以為季存和他媳婦安排妥當了,盡心盡力伺候您養傷呢!怎麼,他媳婦到現在還沒回來照顧您啊?”
“她哪像個媳婦啊?我這麼大年紀,傷了骨頭,她一天都沒回來過!栓娃和她結婚這十幾年,除了過年回鄉,她哪對我們老夫妻盡過心?接我們到上海,就是看她和她母親的臉色去了!太不孝敬了!擱過去,這樣的媳婦我肯定休她出門!”
趁季存去堂屋對過的房間開工作視訊會議,胡田花抓緊時間聯絡黃巧鶯,委屈加心急地述說了家裡的情況,對親家的狀況卻隻字未提。
黃巧鶯的言語似引灶的火苗,徐徐緩緩,卻把胡田花心中堆積的不滿徹底點燃了。
黃巧鶯聽著,溫聲勸慰:“她是不像話!您別生氣,對身體不好。我看看工作安排哈……我這就調整一下,爭取後天來看您。您剛說的情況,我明白了。胡姨,我建議啊:您得先放季存回去上班,不然影響他事業發展,那可不好。他真丟了工作,您也過意不去,是不是?”
“可他回去了,我光靠他爸怎麼行?累壞我家老頭子,我可心疼!”胡田花第一次肉麻地說出心疼老伴的話,驚得一旁抱著石臼搗幹辣椒的季保富差點搗到手。
“呵呵,放心,有我呢,季叔累不壞的。您看看今、明天就放季存回去吧,我開公司,清楚業務上的事不能耽誤!”黃巧鶯繼續勸說。
胡田花終於下定了決心:“那行!我讓他回去。”
話雖這麼說,可她更加在賭氣:兒子回去,肯定工作之餘,又貼心貼意照顧他老丈人去了,那媳婦怎麼就不能來照顧一下她呢?不能伺候婆婆養老的媳婦要來幹什麼?
“媽,豪豪沒大事了,過兩天可以出院。地方電視臺昨夜放了一檔節目,朋友們說蠻好,您與爸爸沒事可以看看。”
兩天沒聯絡的秦毅,忽然給母親的手機中發來訊息,讓詠萍心中一鬆加一喜。
她按著兒子所說的頻道開啟電視,找到“品味夕陽紅”節目,點開了節目的回放。她以為發來的是老年人娛樂節目,為了疏導她這幾天壓抑難過的情緒,那說明兒子還是有孝心的。
誰知節目點開,竟是一檔婆媳、母子生活衝突的案例分析,相關專家竟在節目中循循善誘:“一部分老年朋友退休後,保持著以前傳統的生活觀念,喜歡和子女孫輩住在一起,這本來是挺好的事。可是不同年齡段的人生活在一起,家庭矛盾不可避免。如果老年朋友處理不當,就會讓自己的生活相當尷尬!”
“這是什麼亂七八糟的?”詠萍聽到“尷尬”這個詞,心中的怨氣又被勾了起來——原來,兒子是用電視節目警告、批評她啊?
她立即生了換臺的想法,誰知遙控器卻被秦彬拿在手裡:“這節目看看蠻好,我與你現在生活是蠻尷尬的!”
詠萍賭氣,擰身去了廚房,可那電視機的聲音不依不饒,追著鑽進她的耳朵。
“……一些老年朋友與已婚子女生活在一起,難以放下家長作風,或是一直把子女看作孩子,喜歡插手子女與他們配偶的生活,或是要求小輩們服從,或是嘮叨不斷,又或是大包大攬。他們其實不知道:看似對子女殷切付出,其實忽略了對他們的尊重,影響了他們的生活,反而導致子女的逆反與加大了矛盾!……”
詠萍聽得忍無可忍,衝臥室大喊:“秦彬,你不嫌吃力啊?把電視關掉!”
秦彬卻同樣逆反著:“我看這檔欄目講得真好!難怪小毅建議我們看,我們今後是要注意!”
“注意你個頭!”詠萍“咣”地一聲關上了廚房的門。
可她忘了廚房門上有沒關的窗戶,專家的分析繼續攻擊著她的心理防線:“而老年朋友最容易與子女發生衝突的問題,在教育與對待孫輩方面。他們往往出發點是好的,可是經常以自己固有的觀念與自認為對的經驗一意孤行,輕視子女們現代育兒觀點與做法,卻不知他們自己忽略了時代的進步,育兒方式的進步與更新,讓小輩內心相當無奈又不知所措,慢慢積累了相當多的矛盾!……”
“詠萍,你過來聽聽,聽聽!你就是這樣的!”秦彬刻意在臥室內大喊。
“你們這些人,明明我付出的最多,就是一起針對我!那好,我走開好咧,讓你們聽著專家建議生活去!”賭氣的詠萍忽然拿定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