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申,你先回外公家。要是外公外婆問你找工作的情況——”
“……”
“你,你就說簡歷投出去了,還要等訊息……”
參加過招聘會,季存陪著詠蘭母女回到爛泥渡。
弄堂口,面含憂色的詠蘭還惦記著買菜,交代念申兩句,自己轉身去了菜場。
離開母親既怨又憐的視線,念申比之前更加緊張,低頭、縮脖、塌肩地走到弄堂中,生怕遇見相熟的鄰里詢問。
還好,此時已過午飯時間,夏季火辣的陽光與悶熱的天氣,讓人們躲在屋內午休,弄堂中並沒有什麼人。
念申小心翼翼敲開外公家的門,在窄開小半的門前,低聲回答不知是誰的問話後,進了門。
季存這才放下心,收回目光,輕嘆了聲,轉身往楊阿公家去。
今天這場高新人才招聘會,讓他初初見識到上海百業振興、蓬勃發展的趨勢。前沿行業與技術的聚攏和創新,勢必對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
念申她,若沒有機會進一步就讀高校,那勢必要與她父母換一種思維——先從勞務工作做起,實學實用,再想辦法謀求一份職業發展。可如此選擇,沒準會多出不少曲折與艱辛……
而他呢?
雖然擁有高校畢業的學歷,可在舉目無親、上無片瓦的環境裡,他能兌現對三位長輩的承諾嗎?
也不知上午投出的十幾份簡歷,是否能讓他儘快到達意向中的崗位……
“你回來了?”季存正低頭思索,楊阿公的招呼聲竟響了起來。
老人沒有午休,此時站在屋外的煤球爐邊上,用抹布端了只盛滿菜的海碗,正用出乎意料的殷切目光迎向他。
跟老人回到屋裡,季存有些訝異:桌上的飯鍋旁,只有一碗孤零零的白米飯。
楊阿公將海碗放到桌上,轉身又去碗櫥中拿了副碗筷出來,自說自話地從鍋裡盛飯給他:“你應該沒吃飯,我也沒有。蒸這碗菜費了不少時間,一起吃。”
老人突然的邀請,讓季存有些不知所措。
想到老人早晨讓出的那碗泡飯,再看老人此時已盛到堆尖的米飯,他雖不好意思,卻沒辦法拒絕。
見季存接過飯碗,楊阿公在桌邊坐下,推了推海碗:“這是我女兒回來探親時,在第一食品商店買回的金華火腿肉。我一直沒捨得吃,今天拿出來燉冬瓜。”
海碗裡飄傳出鮮香。季存口中自然生出又咽下唾液,卻不敢輕易去動碗中色澤鮮潤、來之不易的火腿肉。
楊阿公索性用湯勺舀起一大塊帶骨的火腿,放進季存的碗裡,口氣強硬地吩咐:“吃掉!我沒有讓他們買冰箱,這菜放壞就浪費了!”
說著,他自己也舀起菜湯去泡飯。
“您老吃泡飯,對胃不好。”季存想到自己母親的長年胃疾,不由提醒。
楊阿公“嘿嘿”了一聲:“怕什麼?以前,為了我家兩個小人讀書,我和我家主婆幾乎天天吃泡飯過鹹菜,幾十年不也過來了?”
“……我爸媽也是把好的讓給我。”季存捧著放了火腿的米飯,想到遠在家鄉的父母,有些愧疚。
因為堅持求學,他沒能像村裡的孩子們一樣,初中畢業後早早出去打工賺錢,所以家裡吃肉的機會很少,更沒吃過火腿。
楊阿公“呼啦啦”扒拉著泡飯,思緒飄浮:“沒改革開放之前啊,上海每人每月吃的大米定量供應,就那麼一點,全部進了兩個小人的肚皮,還不夠他們吃的。我和家主婆只好頓頓吃洋秈米。那洋秈米蒸出的飯多,可吃下去,過一會會就餓了。肚子裡又空又潮,很不舒服!”
季存的家鄉以麵食為主,不太清楚楊阿公所說大米與洋秈米的區別。可回憶起來,他小時候,麵粉應該也是不夠吃的,所以父母碗中的紅薯常比自己碗裡的要多。
季存忽然懷念起少年時的味道……那時候,他上學回來,爐上的鍋中或爐膛的餘燼中,常有一個熱乎乎的饅頭或燒紅薯、土豆等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