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立剛的空降讓人意識到,蘇江還不全是在張明浩的控製範圍之內。這個訊息其實李老早一步已經知道了,但是卻沒有通知李天舒,因為李天舒壓根也沒有向家族開口,哪怕說過一句。李家不知道李天舒的想法,但是卻尊重了他的意見。
地方上的事物就應該讓這一幫小輩們自己去看著辦,而不是自己過多的在這插嘴。人必須要接受考驗,如果一直是溫室裡的花朵,那是長不大的。
為什麼要到基層?不就是這個意思麼?到基層真正的目的不就是為了鍛煉麼?現在有了這個樣的機會,李老覺得還是讓自己的兩個孫子自行的去發揮。而自行發揮的一個標準就是什麼都不要管。
當然過年的時候一切的規劃都是很美好的,但是現實卻發展的太過突然。說明瞭什麼?說明瞭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快,這一次李天雲突然升任連州市市委組織部部長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李老爺子也沒有想到李天雲會有這樣的機遇,然而聽說了自己的孫子差一點就被誣陷,自己的孫媳婦就差點被他們抓起來的時候。李老的憤怒可想而知,一個市委組織部部長?在李老的眼中算不得什麼,比起自己孫子的名譽,這個一點都算不上。
當然李老也是欣慰的就是,自己的孫子已經開始學會借勢,開始透過一些壞事,將他們逐步的變成好事。最為重要的是,讓人覺得順其自然、順理成章。
而不是所謂的借著家族的勢力不斷的攀升。像華立剛這樣的就是如此,他就是憑借著家族的力量進入了鹽寧縣,當上了縣長。但是華立剛不知道的是,他進入鹽寧縣的第一天就已經被省委的大佬們看著很不爽了。
不過張明浩知道華家的實力,也不敢明著來,但是可以暗著來啊。於是乎就跟省委組織部的王彬商量了一下,決定對於鹽寧縣再一次的大調整。
李天舒為什麼看著這一次的調整比較的熟悉呢?就是因為這一次實際上就是王彬針對他的一次調整,對於華李兩家,王彬等人雖然不知道到底有什麼事情,但是他知道事情絕對不會少的。
王在發的入圍說明瞭李天舒的勢力有壯大了一分,至少從現在來看,王在發和劉宏兩個人是李天舒的心腹鐵杆了。這兩個人隻要李天舒一個眼神恐怕就去直接和張同堯對著幹了。
不過現在好像他們的目標應該不是張同堯,而是華立剛。李天舒也知道一旦形成自己和華立剛頂牛的局麵,到時候張同堯就是坐收漁翁之利。不過即便是這樣李天舒也不在乎,對於華家他向來就是能夠打擊絕對不留任何的餘地。
市委的決定才宣讀了兩個人事任免,這第三個人事任免好像就有些不著邊際了。
“任命於海同誌為鹽寧縣縣委委員、常委、組織部部長!”
“任命單明濤同誌為鹽寧縣縣委委員、常委、宣傳部部長!”
“任命吳海龍同誌為鹽寧縣縣委委員、常委、統戰部部長!”
當最後的兩個人事任免出來之後,張同堯的麵色雖然波瀾不驚,但是此刻卻也知道李天舒雖然沒有得到縣長的位置,可是他的地位已經超過了縣長了。
於海這個人他不知道,但是單明濤此人原本可是林海鄉的黨委書記啊。這一次任命為宣傳部部長可是有些破格提拔的意思在裡麵了。而且這裡麵明顯可以看出,這個是在壯大李天舒一係的力量。
不過張同堯也知道,這一次連州的官場地震,在省委裡麵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這種反響讓人有些承受不住。所以針對這一次連州官場發生的事情,省委對於人事任命這一塊是下足了功夫的。而鹽寧縣也牽扯進來,所以整個人事任命實際上是省委任命的。
鹽東市委隻不過是代為宣讀一下。不過好在這些幹部基本上都是出自於鹽東市,否則的話還以為省委對於他們不信任了呢。
於海其實是王彬的親家公。當然算得上是半個親家公,雖然還不是真正的親家公。但是王彬卻覺得以後兩個人也必然是差不多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隻有不斷的提拔於海,最後兩個人的差距才能小一些。於海原本在海豐縣實際上過的就不是很如意,隻是他沒有想到才半年不到的時間,動作就來了。
於海被調至鹽寧縣當組織部長的時候,於海就知道這一次的事情絕對是有意*作而為之的。否則的話怎麼也輪不到自己當這個常委,現在的於海也是喜滋滋的。
何玉晴聽說了於海被提拔為組織部部長之後,也是激動地半天沒合得攏嘴。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不過何玉晴更加激動的是自己的女兒居然要嫁給省委組織部部長的兒子,這個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啊。
自從上一次的事情之後,何玉晴也是深知自己的這種勢利眼個性很難和小一輩相處下去,所以她現在也收斂了不少了。不過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何玉晴多少還是會有不少這樣的氣息的。
市委組織部的人宣讀完任命之後就走了,他們現在最大的期望就是鹽寧縣能夠進入的適應好角色發展的需要。盡快的進入正題,這個是市委對鹽寧縣最大的期望。
鹽東市委對於這一次的調整也是莫名其妙,實際上最為莫名其妙的就是單明濤這個人直接由鄉黨委書記變成了宣傳部部長,這個步子邁的的確有些大。
單明濤從鄉黨委副書記到宣傳部部長僅僅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了。而且四十歲之前的單明濤一直都是苦苦掙紮,但是現在卻有一飛衝天的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