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言的親自邀請,在場眾人沒有誰會想拒絕。對方在秦國,幾乎是秦王之下第一人,能結識這樣的貴人,那是求之不得。
當然也有例外的,比如平邱。但他略一觀察,發現其他人都是欣然同意,自己不能太突出,也就順著同意了。
就這樣,陸言帶著一堆醫生回了國師府。
……
“國師大人,秦王究竟是什麼狀況?”
“當真不要我等醫治了,還是說另有隱情。”
國師府內擺上宴席,陸言對這著急的幾人勸道:“諸位先生稍安勿躁,陸言是剛從宮內出來,的確知道一些內情。不過在詳談之前,還請讓我為諸位引見。”
他引見的人,自然就是念端。
當衣著樸素的念端從廳後走出來,宴席之間突然傳出一聲,“你是,念端?”
開口之人正是前文那個老者,他刷一下站起身,皺著眉又觀瞧了兩眼,“當真是你。當年老夫還感嘆,醫仙避世,醫道缺一棟樑。不意想,十多年後會在這兒相遇。”
念端被他這麼一提,也是很快想起了眼前人,驚訝道:“你是,藥王公孫先生。”
“念端?念端大師!”
“公孫先生,哪個公孫先生?”
“藥王還能有哪個,是公孫光先生。”
其餘醫者被震驚得交頭接耳,誰能想到就這麼一場隨便的宴席,竟然炸出了兩個天下醫道的魁首級人物。
“公孫氏,春秋時諸侯之孫,亦以為氏者,曰公孫氏,皆貴族之稱。或跟黃帝姓公孫,因以為氏。”
這個時代能夠有資格姓公孫的,往人祖上一數,必然是個不小的貴族。
公孫光自然也不例外。得益於家族豐厚的藏書,公孫光很早便通讀經典,猶對醫書感興趣,家族又正好藏有據說是黃帝、扁鵲醫術。
他將其歸納整理後,結合自己半生治病救人的實踐,著出,徹底奠定醫道宗師之名。
人稱“藥王”,那是人們看到的表象。公孫光用藥,幾能預斷生死,只要被他開出藥方,就代表著有救。而這一切的根由,卻在他對於“脈”的研究上。這一點只有高明的醫者才知道。
真正醫術到了一定水平的醫者,都會對公孫光的那一本嚮往萬分。
至於念端這個前途遠大的醫仙為何退隱,那跟一個姓端木的劍客有關。公孫光是知道一些的,當年也曾為醫道少了這麼一個醫仙而痛惜。
在一眾醫者竊竊私語的氛圍中,平邱正竭力壓制內心的滔天巨浪:
曾經的醫仙念端,當世醫家第一人,藥王公孫光。怎麼可能,秦王患病,竟然把這兩個人吸引過來了。有她們二人在,我接近嬴政的機會……
夏無且坐在席位的最末,此刻得知了那個老者的身份,驚訝得合不攏嘴,“我,我竟然,遇上了,藥王?!”
陸言也沒想到,自己隨便一請,其中竟有座真神,“原來先生與念端大師認得,藥王前輩,陸言失敬了。”
“哎呦,老夫當不得國師大人如此。”公孫光謙虛地與陸言回禮,然後問道,“國師大人,你既能請出念端,秦王的病,莫非正是念端出手,故才不再需要召見各地的醫者。”
是哦,陸言都把念端請出來了,還要我做什麼?
被公孫光這麼一提,在場的醫者才從震驚中恢復,想起來,自己貌似,多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