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言不可能承認刺殺曉夢跟羅網有關,這一點赤松當然清楚。
“國師大人,我等也不願相信此殺手會是出自秦國羅網。但……”
他神情憂慮,頗有為難地輕微扭頭說:“清虛,就由你向國師大人說明吧。”
“是。”
清虛應聲而出,抬頭望向陸言,“國師大人,當日我在陪伴曉夢師叔修煉的後山,發現有人暗中窺伺,便匆忙追出去。前後不過一刻鐘,曉夢師叔便遭遇刺殺。
行兇者功力只與曉夢師叔相當,只是勝在偷襲與狠辣。這樣的實力竟能順利潛伏到我天宗深處,可見其人對我天宗瞭如指掌。
而我追擊的那人,更是使出道家夢蝶之遁從我眼前脫逃。兩相結合判斷,必是我道家內部有人勾結外敵。
隨著國師大人公開《論人生在世》,道家兩宗弟子的理念衝突達到頂峰。正此時道家內部有人勾結外敵暗害曉夢師叔,動手之人疑似羅網,背叛者便指向人宗。而幕後主使者的嫌疑人,提兵前來太乙山的國師大人首當其衝。
此事若不能水落石出,國師大人、秦國,道家天人二宗,都將陷入最不利的境地。”
清虛不希望看到天人二宗自相殘殺,因此對曉夢遇襲這件事一直抱有深深的懷疑。而他的懷疑,也正是川虛和陸言正在警惕的方向。
“人宗勾結陸言,想要徹底掌握道家。”
這是天宗在這個時候理所當然會得出的結論。整個天宗內部,像清虛這樣信任陸言和人宗,而懷疑有陰謀家搗鬼的,根本鳳毛麟角。
怎會,師兄竟然如此敏銳。
清樂聽到清虛這一番分析陳述,內心頓時一陣緊張。
那個殺手是由昆吾子提供,清樂並不瞭解。可現在這情況,正常人不都該像師尊那樣,重點懷疑人宗和陸言勾結,怎麼師兄偏偏懷疑一個不存在的“自己”?
沒有料想到出身天宗的清虛,竟然對於陸言充滿認同,這是昆吾子的第一處失策。
“國師大人,這便是我等特意拜訪的緣由。三千禁軍驟然兵臨太乙山,宗門內部人心不安,加之理念之爭、刺殺之疑,我道家情勢已是千斤一線。”赤松厭惡陸言,懷疑這一切都是陸言和川虛勾結乾的好事,但這並不妨礙他順著清虛的話來堵人。
因為這件事從它發生的那一刻起,陸言這個手握羅網的秦國國師,在天宗內就失去了公信力。
真相大白,水落石出,的確可以平復天宗對人宗和陸言的仇視。但是,你陸言和川虛兩個小人有這個能耐嗎?
陸言聽說了整個事情的細節,不禁深感棘手,眉頭緊鎖,臉色凝重。
幸虧這一次我帶著兵馬傍身,不然太乙山之行,就只能無功而返。
他特意上書討要三千禁軍,就是因為道家的天人境前輩有些多,他需要防著點。天宗明面上就有兩個,鬼知道還有多少窩著不問世事的,或者在外雲遊時聽到訊息趕回來的。
陸言對天宗印象一直不好,不論是前世,還是此世。
前世是多虧了曉夢大師不遺餘力地開嘴炮。諸如,“摘一片花,採一片葉,有些生命的凋零,也是為了裝點他人眼中的景色”,以人的生命裝點眼中的景色,陸言若遇到這樣的曉夢,不會介意用她的死讓自己舒坦一些。
這一世的惡感則是因為北冥子。對方反對自己開啟民智的做法,認為這是亂世之舉,“絕聖棄智”才是正確的,民眾只要保持純樸就好。
正是因為對天宗印象不好,考慮到記憶中曉夢大師對秦帝國都不放在眼裡的態度,為防備那些天人境高人,陸言才會申請帶兵前來太乙山。而這三千禁軍,現在就成了他反客為主的底氣。
“所以,就因為這一啟暗殺事件中,道家對我產生了懷疑,我便需要向道家拿出證據,來證明自己的清白。”
陸言緩緩站起身,笑容收斂,劍眉豎起,雙目凌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