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弟?”李斯有些困惑,“他有什麼大事,又如何能成我的喜事?”
“陸言招募各國娼優,此前鬧得天下沸沸揚揚,如今他的目的已經傳遍各國,正是要萬民同樂,慶豐收,慶新年。”
“哈哈,師弟好手段。先是效仿古之聖王,與民同耕,現在更要與民同樂。趙地民心,歸附不久矣。”
李斯大笑,邊笑便撫掌,看起來對陸言十分的讚歎,又為之高興。笑了好一陣子,他才正色問道:“師弟成此大功,與斯又有何關?”
繚半眯著眼睛,湊近說:“陸言盡收趙人民望,大王該做如何想?”
李斯理所當然地說:“師弟為秦勞苦功高,滿朝上下無人可比。更兼盡心盡力、憂國憂民,為群臣之表率。秦趙血仇,能治趙者,唯有師弟。如今一切大好,大王自當欣慰。”
“我看不見得。”
“嗯?”
繚幽幽一嘆,其聲悲切,“君不見,當年武安君啊。”
李斯臉色不變,平靜地講述自己所知道的武安君白起:“武安君,秦國昔日戰神,被六國稱作人屠。傳說因殺戮過重,為六國百姓所恨。農家俠魁釋出神農令,集合六堂之力以地澤二十四陣法殺之。”
繚搖了搖頭,“李大人博學廣聞。不過這件事,還是說差了。白起的行蹤,乃是秦王暗中透露,更以毒酒削弱了白起的實力。”
李斯想起了多年前自己、陸言還有嬴政在武遂經歷的那一場軍營劫難,不禁感慨道:“這就是白起之死的真相,難怪多年前王齮會率眾叛亂。唉~可憐一代軍神,從未有過敗績,卻落得如此下場。”
“白起不會背叛秦國,他也沒有背叛秦國的能力。但,他依舊為秦王所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白起就是有再大的軍功,在秦人心中強得如同天神下凡,在制度下,他調兵就必須要有王令虎符。沒有王權授予,白起就是秦國士兵的爹,他也動不了秦國的軍隊。
他的死,有多方面原因,最主要的還是——
“功高震主。”李斯面對著繚,緩緩吐出這八個字。“不得不殺。”
繚吐了口氣,搓搓手問道:“李大人以為,五年之後的陸言,與昔日的白起,其聲名孰高孰低?”
李斯沒有說話。
繚見他沉默,知道他心底已經很清楚自己的意思,不過嘴上還是繼續:“陸言之於秦國,是他提出了實驗田專案,並親自帶回了朱家,命令公輸仇將機關術應用到農業生產中,這才有秦國糧食產量的飛速增長。
他初至秦國,一本《秦字典》奠定國師名號,從此秦國人讀書習字,皆可稱他為師。更不用說,秦吏培養課程,開辦學校,考試為官……未來秦國上下,必定皆從陸言之教。
平定六國、一統天下的國策,也是陸言就任國尉時定下。就連商君法,他也改動了不少。白起若是活到當世,他的聲名,也只能屈居陸言之下。”
李斯吸了兩下鼻子,從沉默中出來,充滿同情地哀嘆:“原以為邯鄲刺客一事之後,師弟定會如履薄冰。沒想到,他還是這麼放肆,絲毫不顧及人臣的邊界。真是福禍無門,唯人自招啊。”
“原來李大人是早有計較。”繚臉上笑意和善,心裡不住地鄙視李斯。
陸言可真是上輩子作孽,竟然有你這麼一個師兄。
“羅網人手不足,大量精英都被師弟派去了趙地,斯正打算找個機會請示大王,將一些人手調回來。”
喜歡秦時之聖人在世請大家收藏:()秦時之聖人在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