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農家俠魁已經有結果了,正是田虎。”
任倪邁著大步走進宮殿,向楚王負芻報喜。
負芻驚喜地拍案而起,“好。沒有讓寡人失望。”
任倪等他這興奮頭過了之後湊近說:“不過,農家內部表決時,吳曠和陳勝二人,皆反對田虎就任俠魁。”
負芻聞言當即笑出聲來:“這麼說田虎還有些本事啊,能夠先拉攏住司徒萬里。”
“按照農家的規矩,田虎這個俠魁已經板上釘釘。且田虎本人還當著所有人的面,跟他大哥田猛斷劍絕義,收穫了不少人心。”
任倪算是小小地誇讚了一波田虎,然後收斂起表情,“大王,據暗探來報,項燕派人跟吳曠、陳勝有過接觸。”
“哼,項燕這老匹夫,若不是顧及秦國在側,寡人早就繳了他的兵權。”負芻對項燕這種行為很是不滿。
繳項燕的兵權?
那是純粹想屁吃。
項氏一族這麼多年的威望恐怕比之楚王也不是差,在楚國還能找出可以與項燕一較高下的名將嗎?
更不用說項燕是幫著負芻打贏了內戰,扶持他上位的大功臣,想削他的兵權,哪哪兒都說不過去。
任倪知道這純粹是大王在撒氣,換了個好事接著說:“在此前大戰中,屈氏一族遭受重創,屈佩垂垂老矣,嫡系只剩下屈定一人。大王,當尋個時機,把屈定扶上來。”
說到這個負芻心情頓時轉好了不少,微微頷首道:“嗯,屈定早已心向寡人,的確該把他提拔一下。屈景昭三族,屈氏已在寡人掌中。景氏,景騏現在如何?”
“景騏同樣心向大王,與族中已經是離心離德。他也是大王扶持的絕佳物件。”
“可惜當日不曾救得昭氏……罷了,過去的事不管他。你覺得寡人如何提拔他們兩個比較合適?”
就在君臣二人商量針對屈景二族的計策時,殿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
“大王,大王,齊國使者送來齊王書信,說齊王欲結三國盟好,正要商討三王會晤。”
“什麼?齊王田建開竅了!”負芻頓時驚訝地跑過去,從來人手中搶過書信。
這書信居然還不止一封,他匆匆拆開來一覽,過了好一會兒之後放聲大笑:“哈哈哈,好,天下大勢已經明顯至此,燕齊楚三國同盟,定能擊潰嬴政的野心。”
任倪有些好奇,這一次齊王建的決心下得挺快啊,不由地問道:“大王,齊王書信是如何說的?”
負芻將書信直接遞給他,“先生,你自己看吧。”
任倪接過,眼睛盯著書信,其中光芒越來越亮。
“秦王政九年,因呂不韋遺計,秦國發動蒲陽之戰,進攻魏國垣蒲衍三地。此為秦一統天下奠基之戰,意圖切斷北方強趙與魏、韓、楚之地勢關聯。
彼時各國皆有遠見之士,誓死抵抗,絕不能坐視秦國戰略目標達成。但這些遠見之士的努力,皆被秦國陸言料中。
趙國正面為王翦所擋,後方被秦國遠交近攻策略下的盟友燕國所趁,無法插手;
韓國出兵增援,卻被蒙武趁機殺進南陽,一戰之後韓國國內幾無可用之兵;
楚國被羅網設計農家之亂,齊國選擇袖手旁觀,秦軍全下垣蒲衍,魏國最後的精銳消耗殆盡。
這時秦國的國力還不足以支撐滅國大戰,因此只是穩穩地踩下這第一步。
秦王政十六年,鄭國渠落成,秦國國力大幅度提升,因陸言所計,秦國邁出第二步。
此時趙國地勢上已經被孤立,趙王偃不求聯他國自保,反卻進攻燕國,秦軍趁趙軍攻燕國,突襲趙國,一戰而滅。之後順勢而下,接連滅魏,收取韓地,徹底佔領三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