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言心中設計好了一連串的計謀準備去搞定李牧這個後世顯名的大將,連夜從咸陽出發趕赴邯鄲。
翌日,秦王政就迅速召集了國內重臣,吩咐各處大營同時準備兵馬調動。
“驪山大營王賁,藍田大營蒙武,秦駐趙邊境大軍,都給寡人枕戈待發。隗狀、王綰調集民夫輸送糧草,滅趙之戰勢在必行。”
眾人聽得一時間懷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壞了,王翦直接問道:“大王,滅趙之戰要麼不打,要麼就是雷霆一擊。我現在大張聲勢,趙軍定然有所準備,仗哪有這麼打的?”
隗狀、王綰也是紛紛勸諫,“是啊,大王,趙軍主力雖不在,但守城兵力尚且足夠。我這樣鬧得人盡皆知,強攻趙國豈不是自找損傷?”
“無妨,寡人就是要叫趙偃看到,我秦國要攻趙了,讓他準備好。各處兵馬整備完畢之後,沒有寡人的命令,不許擅自出擊,但聲勢一定要大。”
嬴政沒有在意他們的擔憂疑慮,繼續說道:“昌平君,你給寡人擬一道國書發給趙偃,就說趙國質子趙遷不得寡人同意私自逃竄回國,讓他交出趙遷,否則寡人便要出動大秦鐵騎向趙國討一個說法。”
熊啟倒是沒有什麼疑問,直接拱手領命,“是,大王。”
繚知道嬴政不會做無謂的舉動讓趙國產生警惕,這不利於大軍攻趙,應當是有所圖謀。他左右看了看,才發現今天是不是少了誰?
“大王,今日議事怎麼不見國師大人?”
嬴政不以為意地回答:“不瞞你們,國師昨夜與寡人議定了滅趙之策,便動身秘密前往楚國去了。滅趙一戰打響,楚國必須暴亂,不能讓他有絲毫出手的機會。”
王翦迫不及待地追問:“原來如此,大王與國師究竟定了什麼計策?要讓我等軍事行動率先露出聲勢?”
“趙公子遷能夠逃回邯鄲,自然是寡人與國師放任,目前趙偃長子嘉被勒令閉府,趙遷回國必定掀起太子之爭。
透過趙遷之母倡後,我已得到李牧邊軍的兵符。趙國朝堂頓弱,乃是寡人的人。憑他的本事,定能以兵符說動趙嘉聯絡李牧南下。”
王翦一拍大腿,驚叫出聲:“好啊!我大軍大張聲勢鼓譟不已,趙偃生性多疑不敢斷定我究竟是否進軍。在他狐疑之際,李牧不得王詔私自帶兵南下,再加上兵符之事,趙嘉和李牧在劫難逃。這二人出事,趙國震盪,我大軍趁勢進攻趙國本土,定可一戰而下!”
繚細心回憶著熟悉的名字,不自覺地念出聲,“頓弱?那時頓弱大鬧我秦國,就是大王你和他演的一齣戲,目的是讓他在趙國立足。”
嬴政面露微笑,一手按在劍上感嘆:“不錯,寡人為了對付趙國,勞心勞神許久,這次定要一戰功成。”
各位重臣也不再疑惑這次不合常理的兵馬調動,各自領命下去準備。
嬴政站在上當看著眾人離去的背影,神色冷淡下來,陸言囑咐的話響在耳邊。
“大王,外國士子鬧事國師府,導致國師府具霜傷人觸犯刑律,秦律威嚴不容置喙,她已經動身服刑。這外國士子鬧事當是有人暗中挑撥,羅網仔細盤查之後卻一無所獲。言懷疑,秦國暗中有人慾針對我。
這次我潛行趙國,羅網高手盡出,若真有人慾對付我,不會放過這次機會刺殺具霜。也請大王對朝臣保密我的行蹤,可說我去了楚國。秦國之中是否有鬼,就等時間來證明。”
秦國之內有鬼?嬴政知道,有!
身為秦國的王,居然差一點被秦國的羅網刺殺成功,自從武遂活著迴歸咸陽,羅網這個組織就被嬴政盯上了。